“死刑!”安徽安庆,一名被判处死缓的90后囚犯,在某监区车间顺了一把螺丝刀,并携

爱查说社会 2024-04-25 11:12:43

“死刑!”安徽安庆,一名被判处死缓的90后囚犯,在某监区车间顺了一把螺丝刀,并携带到监狱食堂,当日19:15分,服刑犯就餐离场,这名90后亦在其中,万万没想到,他突然绕到狱警背后,用螺丝刀猛刺其颈部、太阳穴等要害部位,后被狱警和众人合力制服! 男子孙某是一名90后,精神发育迟滞,有显著行为障碍,其父亲孙某松找村支书申请五保户,因不符合条件,遭到村支书李某拒绝,不料,孙某松认为李某故意刁难他,于是打电话给儿子孙某,希望孙某帮自己出气。 孙某接到父亲孙某松的电话后,气冲冲地赶到孙某松所在地,询问父亲怎么回事?谁欺负他了?孙某松再一次告诉孙某,称李某打他(实际上没有打),希望孙某去教训李某一顿,谁曾想到,孙某星竟持刀冲到对方家里,将李某杀害。 孙某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杀人的行为,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后,一审法院,以孙某系精神病人,具有法定可以从轻情节,判了孙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1、有网友表示不解,孙某系不是精神病人吗?为什么还要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换而言之,精神病人只有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才不负刑事责任,并非任何时候均不负刑事责任。

案发后,有关部门对孙某的精神状态进行鉴定,结果是,孙某作案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2、孙某在死缓期间,持螺丝刀捅刺狱警猛刺颈部、太阳穴等要害部位,应当如何评价?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首先,有些网友不知道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是怎么回事。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是指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后,在两年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减刑为无期徒刑。通俗地讲,就是被判死缓的犯罪分子,可以保得一命。 其次,据了解,孙某在入监服刑后,就产生了厌世情绪和轻生念头,他拿螺丝刀持向狱警要害部位,虽然只造成了狱警轻微伤的后果,但其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 刑法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易而言之,孙某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且其行为有造成他人死亡的客观危险,只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没能得逞,属于犯罪未遂。

也就是说,孙某拿螺丝刀桶刺狱警,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再次,刑法第50条规定,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孙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又犯故意杀人罪,虽然犯罪形态为未遂,但并不影响案件的定性,根据第50条规定,缓刑考验期内故意犯罪的,应该恢复执行死刑! 最后,最高人员法院经审核,发现孙某在缓刑期间故意犯罪一事属实,证据确凿,最终予以核准,执行死刑。 @蚂蚁说法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关注热点问题,从故事中学法律。

0 阅读:12
爱查说社会

爱查说社会

每天更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