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清代“马面裙

灏宇说历史 2024-04-28 12:35:22
马面裙源于宋代旋裙,为便于女子骑马而设计,由简单的两扇裙片合围,像马的两个面孔;随着时代的变迁,马面裙演变为由四个裙片组成,中间的裙门与侧面的裙面重叠,类似古代城墙旁突出的箭楼式建筑如“马面”一般,俗称“马面裙”。马面裙的纹饰多在外裙面,内裙面装饰较少或无装饰,马面裙腰多用白色麻布,取白头偕老之意。明朝的马面裙较宋代趋于华丽,成为宫廷服饰。清朝的马面裙更加富丽堂皇,裙面下摆刺绣精美、吉祥的纹饰,花纹通常有蝶恋花、八仙、瓜跌绵绵、绶带鸟以及皇家专用的龙凤立水江崖海水纹,线条更加体现出女子的曲线美。民国时期的马面裙趋于秀丽质朴,成为当时体现女子个性和气质的时尚服饰,深受人们喜爱。如今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人们对中国风、国潮的审美兴趣提升,马面裙深受中青年女性的推崇和青睐。

0 阅读:0
灏宇说历史

灏宇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