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世事更迭,很多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即使是贤能之人,也难免会有预料不到的事情。这是因为人们受到个人好恶的影响,又因为利益和损失的驱使,而导致判断失误。 从前山涛见到王衍时说:“将来给天下百姓带来灾祸的,一定是这个人。”汾阳王郭子仪见到卢杞时也说:“此人一旦得志,我的子孙就要被灭绝了。”从他们的观点来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王衍和卢杞的为人,可以发现他们虽然具备欺世盗名的条件,但同时也有不妒忌、不贪欲、随大流的特点。假如晋朝不是惠帝当政,而仅是一个中等才能的君主,即使有成百上千个王衍,又从何而乱天下呢?卢杞的奸恶虽然足以导致国家的败亡,但他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打动人,言谈不足以影响社会,如果不是唐德宗的鄙陋昏庸,又怎能受到重用呢? 由此看来,山涛和郭子仪对王衍和卢杞的预料,也可能有不完全正确的地方。现在,有些人表面上诵读着孔子和老子的言论,实际上却在身体力行伯夷、叔齐的清高行为,集结了一批追求名望的读书人和郁郁不得志的人,相互勾结制造舆论,私自标榜自己。他们自诩为颜回、孟子再世,但实际上却阴险狠毒,与人志趣不同。这种人实际上将王衍和卢杞的特质集于一身,其所酿成的祸害将难以言喻。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凡是做事不近人情的,很少有不是大奸大恶的。因此,如果让这样的人得到重用,他必然会成为天下的祸患,而不仅仅是王衍、卢杞等人的程度。
古往今来,世事更迭,很多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即使是贤能之人,也难免会有
信方聊文化
2024-05-26 20:22:16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