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武松杀了潘金莲,却与恶女孙二娘眉来眼去,人到中年才看透他

耳东品文史 2024-03-08 00:03:02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可谓无人不知,不过这部名著的缺点也非常明显,比如书中大部分角色的形象都十分单薄,尤其是梁山七十二地煞中的某些角色,大有凑数之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也很简单,无非是因为施耐庵将更多的戏份给了那几个核心角色,比如武松。

施耐庵赋予武松的笔墨颇多,因此有了“武十回”的说法,只是即便如此,这个角色也依旧让人看不懂,比如他在故事初期杀了那轻浮的潘金莲,可为何面对同样轻浮且作恶多端的孙二娘,武松的态度又截然不同了呢?

或许大部分人都没有读懂武松。

一、武松怒杀潘金莲

潘金莲那女子确实该死,她初登场时,书中就已经明确了她的为人。

(武松、潘金莲剧照)

只道是:“自从武大娶得那妇人之后,清河县里有几个奸诈的浮浪子弟们,却来他家里薅恼。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会风流,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

就因为武大郎生得矮小丑陋,潘金莲便从未正眼看过这夫君,还总爱勾搭其他男人,着实可耻。

当武松到了哥哥家,潘金莲见武松长得挺拔又霸气,便对这猛汉动了歪心思,三番五次的撩拨,哪料武松压根不吃这一套,反而因此暴怒。

比如潘金莲喂武松喝酒时,武松的态度就很不耐烦了:“那妇人欲心似火,不看武松焦躁,便放了火箸,却筛一盏酒来,自呷了一口,剩了大半盏,看着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武松劈手夺来,泼在地下,说道:‘嫂嫂休要恁地不识羞耻!’把手只一推,争些儿把那妇人推一跤。武松睁起眼来道:‘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带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为此等的勾当。’”

此时武松还只是教训了潘金莲,可后来当她勾结西门庆害死了武大郎,武松便忍无可忍,怒杀了这对贼男女。

潘金莲确实该杀,武松此时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可当故事发展到十字坡一节,他的人设似乎就不一样了。

二、武松与孙二娘

武松这人之所以厉害,正是因为他的洞察力过人,这也是为何他后来能在景阳冈徒手打虎,所以那开黑店的孙二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自他踏入她那黑店的那一刻,武松就心领神会了。

贼婆娘干的就是将人麻翻然后劫财的活,后来当张青赶回来,他也确实是这么说的。

(武松、孙二娘剧照)

张青只道:“小人姓张名青,原是此间光明寺种菜园子。为因一时间争些小事,性起把这光明寺僧行杀了,放把火烧做白地。后来也没对头,官司也不来问,小人只此大树坡下剪径……只得依旧来此间盖些草屋,卖酒为生。实是只等客商过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药与他吃了,便死。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小人每日也挑些去村里卖,如此度日。”

张青这番话压根不像是在为孙二娘辩解,反倒是在陈述自己的罪行一般,照理说,武松这等嫉恶如仇的人应该会顿时暴怒,当听到他们拿人肉做包子馅时,就该对这两个恶人痛下杀手了,可他却没这么做。

(张青夫妇剧照)

反而武松在听了这番话后,将原本被束紧的孙二娘给放了,反而还对他们说了一句:“我是斩头沥血的人,何肯戏弄良人?我见阿嫂瞧得我包裹紧,先疑忌了,因此特地说些风话,漏你下手。那碗酒我已泼了,假做中毒。你果然来提我,一时拿住。甚是冲撞了嫂子,休怪!”

这算哪门子的“冲撞了嫂子”,分明是在拼命自保,他若不“反杀”孙二娘,就难免死在那贼婆手中。

而后来他与孙二娘的关系还变得格外亲密,二人之间甚至不像是一般“兄弟”,比如旧版电视剧中,孙二娘死的时候,武松就痛哭流涕,实际上原著中并没有这个桥段,原著中孙二娘死后,并未提到武松是何态度。

不过早在二人初遇时,武松与孙二娘的互动就已经颇显暧昧。

比如这段描述:“那妇人一头说,一面先脱去了绿纱衫儿,解下了红绢裙子,赤膊着便来把武松轻轻提将起来。武松就势抱住那妇人,把两只手一拘,拘将拢来,当胸前搂住。却把两只腿望那妇人下半截只一挟,压在妇人身上。那妇人杀猪也似叫将起来。那两个汉子急待向前,被武松大喝一声,惊得呆了。那妇人被按压在地上。”

(孙二娘、武松剧照)

若不是张青及时赶来,还真不知道武松会做出什么事来,而更让人意外的是武松接着便与张青、孙二娘结拜了。

凭什么?武二爷杀潘金莲的霸气哪去了?

三、武松的为人

儿时读这段情节的时候只觉得十分荒诞,难道就因为孙二娘后来也成了梁山好汉之一,就杀不得?

显然不是这个理。

而人到中年,有了些阅历后,才会看透武松的做法。

他杀潘金莲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这女子确实是轻浮至极,不过这还不至于让武松起杀心,最多也只是口头教训一番,而最过分的一点在于潘金莲害死了他的哥哥,长兄如父,他怎能不报此仇?

(孙二娘之死剧照)

相对而言,孙二娘虽然为人轻佻,且多行不义,但她并未对武松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同时在事后她还及时做出补救措施,武松的那一套头陀装束就是她送的,他们夫妻二人还好酒好菜招待了武松一番,对武松可谓是如姐姐一般的照顾,与其说武松是与她眉来眼去,暧昧不清,倒不如说他们是肝胆相照,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又有人言“吃人嘴短”,武松虽勇,却也是俗人一个,怎能不懂这道理。

所谓的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试想孙二娘若真是触及了武松的底线,那武松也一定会照杀不误。

1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