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包瑞德与周总理对表,说了一句暗语,毛主席立马意识到有危险

怪识历史 2023-12-09 13:44:18

1946年,延安的美国观察团即将奉命离开我党根据地延安,在临行前,美国驻华上校武官包瑞德突然单独找到周总理,出人意料的要和周总理对表。

在对表时,包瑞德暗中和周总理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匆匆坐飞机离去,周总理和毛主席则立即宣布进入备战状态。那么,包瑞德究竟和周总理说了些什么呢?

包瑞德收到美国方面的绝密消息,必须快点离开延安

1945年抗战胜利后,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欢庆和平的到来。然而,国内很多有识之士却忧心忡忡,他们在为国内能否保持和平,国民党和共产党是否会继续合作感到担忧。

不过,在我党的积极努力下,毛主席带着最大的诚意,亲赴重庆面见蒋介石,签订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然而,仅过去了一年,蒋介石便蠢蠢欲动,撕毁双十协定,调遣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不过,蒋介石还是低估了我军的实力,国民党军在中原、华北和东北接连受挫。

蒋介石只能将进攻重点放在几个较大的解放区,陕北方面也不例外,蒋介石密令胡宗南率部20万人,直扑向延安。

然而,蒋介石没想到的是,此时的延安不仅有共产党人,一批美国观察团还在延安停留,蒋介石不敢伤害这些美国盟友,只能通过美国政府告知延安的观察团,让他们从速撤离延安。

接到蒋介石将要大举轰炸延安的消息后,美国观察团的上校武官包瑞德很是震惊,他没想到蒋介石能撕毁和平协定,挑起内战,更想不到蒋介石已经将战火烧到了延安。在包瑞德的心里,已经进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不想让毛主席和周总理出现危险,但他又不能背叛自己的立场,和蒋介石为敌。

于是,包瑞德只能回到自己居住的窑洞内,默默的和所有美国人一起收拾行李。看到包瑞德一言不发,心事沉重的样子,很多人还和他开玩笑:“来的时候都说我们这条件不好,走的时候又舍不得啦。”

长时间的相处,包瑞德和周总理成为朋友

包瑞德是1944年夏天来到延安的,当时为了和中国共产党一起同日军作战,美军驻华代表史迪威决定和八路军建立联系,将一支美国观察团派往延安,寻找共同抗战的可能,而包瑞德正是观察团的团长。

初来乍到,包瑞德对延安的条件表示很难适应,这里没有咖啡,没有丰富的食物,就连罐头都没有,住宿环境很差,只能睡在传统的窑洞中。

不过,当包瑞德得知八路军和红军的经历后,包瑞德再也没有抱怨了,身为一个军人,他知道能够完成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这已经是奇迹了,包瑞德不禁对这支队伍肃然起敬。

时间一长,包瑞德对延安的了解逐渐增多,包瑞德越发觉得这支人民军队有着无限的活力,他们一边忙着作战任务,一边搞生产建设,即使面对蒋介石和日军的封锁,物资也能自给自足,包瑞德对他们更是越发敬佩。

在闲暇时间,包瑞德和毛主席、周总理经常接触,他们一起视察了八路军兵工厂和服装厂,观看了八路军战士演习,久而久之,他们成为了朋友。包瑞德还发电报向史迪威建议,与中国的新力量合作,由美军给八路军武器和物资支援,帮助他们武装抗战。

正是怀揣着对中国共产党的好感,包瑞德在抗战之后也并没立刻回国,而是继续留在延安考察,他也熟悉了这里的生活,他已经在延安待了三年,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留恋。然而,面对突然接到的命令,包瑞德只能服从命令,匆忙启程离开延安。

包瑞德暗示:“胡宗南要派飞机轰炸延安”

在临行前,周总理和毛主席亲自将包瑞德送到机场,这让包瑞德十分感动,眼看护送包瑞德一行人离开延安的飞机已经到达。终于到了说再见的时候,周总理为包瑞德带来了一袋狗头枣,这是陕北的特产,还有一坛杏花村,包瑞德内心更为沉重了。

此时毛主席还开玩笑:“分别虽然难过,但包瑞德先生也不用这么难过吧,好像要为我们致悼词了似的。”

包瑞德一听这话,突然心里一惊,左思右想,包瑞德决定为了毛主席和周总理做出点暗示。此时飞机刚好降落,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包瑞德举起手表,看着周总理,忽然道:“周先生,我的表不准了,可以让我看一下你的表吗?”

周总理道:“现在是下午4点12分。”只见包瑞德用极小的声音说道:“那就好,我的手表也是4点12分,能够躲过轰炸!”

包瑞德的这句话,虽然声音很小,但足够让毛主席和周总理两个人听清楚,三个人互相看着彼此,都明白了包瑞德的意思。紧接着,包瑞德大声道:“毛先生,周先生,我先走了,你们请保重。”说罢,三人心领神会,挥手作别,包瑞德登上了飞机。

送走了包瑞德的飞机,毛主席立刻组织部队,分开疏散群众,将解放军的电台和重要通讯设备全部隐蔽,所有高级指战员全都分散离开岗位,隐蔽在深山密林中,延安周围部队做好侦察和战斗准备。果然没过多久,胡宗南的轰炸机就直逼延安,对延安进行了大范围轰炸。

其实,早在包瑞德暗示毛主席之前,毛主席就通过我党的地下组织,胡宗南的机要秘书熊向晖那里,得知了蒋介石“闪击延安”的计划,但包瑞德的暗示无疑确保了消息的真实性,给了我军一颗定心丸。

通过这次有效的部署,胡宗南的轰炸机并没有达到轰炸效果,解放军的中央机构得以保全,这次轰炸也没有给解放军带来太多伤亡。

57 阅读:8931

怪识历史

简介:看遍千古百科,分享天下历史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