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黄克诚说:把建国后一切错误都推到毛主席身上,这不公平

帝哥说史 2024-05-11 12:56:57

1978年12月,开国大将黄克诚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上任之初,黄克诚请示中纪委第一书记陈云:“纪律检查委员会主要抓什么?”

陈云明确回答:“抓党风。”

黄克诚深表赞同,1979年1月,他在中纪委第一次全委会上讲话说:“我赞成陈云同志的意见,纪律检查委员会要抓党风,要整顿党风,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转变党风。党风搞好了,党就有希望。”

黄克诚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首先作出了表率,他曾对子女们说:“小车是国家配给我办公用的,不能私用。”多年来,黄克诚的子女们一直自觉地遵守这条家规。

80年代初,黄克诚的小儿子准备结婚,当时社会上盛行婚嫁讲排场、摆阔气之风,无论大小城市,谁结婚了,都是一长溜小车。工作人员建议黄克诚破例用一下他的小车去接儿媳,黄克诚却说:“这个‘戒’不能开,年纪轻轻的,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都可以来嘛,为什么要开着小车抖威风?”

黄克诚全家福

后来黄克诚的小儿子真的用自行车把新娘接了回来,全家人与工作人员一起吃了一顿饭,就算把一桩喜事办完了。

1979年7月,中纪委临时设立了第二办公室,负责对“两案”进行审理,对外称“中央纪委二办”,曹广化担任第一主任。

1980年春节前,有同志向曹广化建议,“二办”有许多从军队抽调来的同志,应该按军队的习惯搞个会餐,曹广化同意了,并让下面筹办一下。黄克诚得知此事后,严肃地对曹广化说:“会餐花的是公家的钱吧? ”

曹广化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诚恳地说:“黄老,这个事是我考虑欠周到,当时只想到大家辛苦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会个餐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上升到事关党风党纪的高度看问题……”

曹广化

黄克诚见曹广化主动承认了错误,语气缓和了下来:

广化啊,我们中央纪委天天说要抓党风,自己却用公款大吃大喝,这怎么带头抓党风?你是中央纪委常委、二办主任,又分管机关事务,不请示,不讨论,自己做这个主,是错误的。党风好转是一件一件小事体现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

曹广化连忙说:“黄老,您说得对,我这就回去写检讨,在全机关作检查!”

1980年的某一天,群众写信向中纪委举报了党中央主席华国锋的3个问题:一是华国锋去江苏视察,外出沿途搞戒严,影响交通,造成一些上班的人迟到,引起群众不满;二是华国锋在中央党校作报告后,有人把他在党校坐过的椅子送到了博物馆;三是山西地方政府给华国锋在交城的老家修故居、建纪念馆。

华国锋

黄克诚得知这3件事后,十分生气,他认为这是在搞新的个人崇拜,应该好好地查!黄克诚先安排人员给华国锋写了一封信反映这些问题,然后又派人去这3个地方进行调查,他还专门向调查人员强调:“你们要大胆调查,一切后果由我黄克诚负责!”

华国锋在收到黄克诚的信后,很快回信说,这3件事确实都存在,他已经进行了处理:一是打电话批评了江苏省委的领导同志,让他们以后注意改正;二是已经通知中央党校把博物馆里的椅子撤了;三是交城目前没有他的房子,地方政府修的是他哥哥的房子,他已经要求当地政府停工。

黄克诚在收到华国锋的回信后,认为华国锋处理得当,感到非常欣慰,他又作出了两点指示:一是把华国锋的信登在《党风党纪》刊物上;二是建议中央发一封信,告诫全党要防止新的个人崇拜。

在黄克诚的建议下,1980年7月30日,中央发出了《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的指示》。10月20日,中央书记处会议又决定,今后二三十年,一律不挂现领导人的像,以利于肃清个人崇拜的影响。10月23日,中共中央又下发《转发华国锋同志的信的通知》,指出今后在公共场所不得再悬挂华国锋同志的像和题词。

在拨乱反正阶段,有些干部、尤其是一些在政治运动中受过冲击的领导干部,借机发泄不满,贬低甚至诋毁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黄克诚对此深感不安,他认为,如何使党员干部正确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对我们党和国家来说是一个根本问题。

1980年11月14日至29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北京京西宾馆小礼堂召开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三次座谈会,会议由中纪委副书记王鹤寿主持,共1000多人参加。黄克诚因为生病没有出席会议,也没准备到会讲话。但在11月26日这天早上,黄克诚一起床就对秘书说:“请你给鹤寿同志打电话,我要参加会议,讲讲话。”

11月27日上午,黄克诚来到了大会的会场,他的出现让与会人员十分吃惊。会议开始后,王鹤寿向大家宣布:“今天黄克诚同志来参加会议,现在请他讲话!”至于黄克诚要讲什么,王鹤寿事前也不知道。

黄克诚(右一)

只见黄克诚向前挪动了一下身子,然后严肃地说:

同志们,我身体不好,联系干部和群众也很少,本来不准备讲话的。但是,我是一个心里有话就要讲的人。有些要说的话在今天的会议上向同志们讲一讲。我先讲讲对毛主席的态度问题;再讲讲党风和思想僵化及经济问题。

与会人员听到黄克诚的这番话后,所有人的神经都绷紧了,大家都渴望听听黄克诚会怎么评价毛泽东,因为大家都知道,黄克诚是“左”倾错误的严重受害者之一。

当时黄克诚的双眼已经完全失明,他的这个讲话没有稿子,也没有提纲,全凭脑子记忆,他连着讲了两个多小时,没有“卡壳”,也没有“走火”。参会人员都听得十分认真,有人要上厕所也是小跑着去,生怕漏掉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黄克诚首先以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肯定了毛泽东建立的不朽功勋,他从我党我军的创建时期说起,讲到毛泽东在危机中怎样挽救革命,讲到毛泽东受排斥后,中国革命受到的损失。对毛泽东的历史功绩,黄克诚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毛主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多次在危机中挽救了革命,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任何人都不能比拟的。如果硬说有人比毛主席更高明、功劳更大,那就是对历史开玩笑!

对毛泽东晚年犯的错误,黄克诚也给予了公正的评价,他认为绝不能把一切错误都推到毛泽东一个人身上。黄克诚是这么说的:

现在我们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却把错误都算在毛主席一个人身上,好像我们没责任,这是不公平的……毛主席晚年时中央形成的决议,哪一次不是开中央全会大家举手通过决议的?如果中央委员会多数同志都不赞成,各级领导干部都不赞成,毛主席一个人怎么能犯那么大的错误呢?当然,毛主席要主要地负领导的责任,但我们也要负一定的执行责任呀!

黄克诚晚年

在讲话的最后,黄克诚认为一定要继续坚持、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在这面光辉的旗帜上写下新的篇章。针对当时党内有些人对毛泽东思想存在的糊涂认识,黄克诚批评说:

现在有人要丢掉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甚至把毛主席的正确思想、言论也拿来批判。我认为这样做是把中国引上危险的道路,是要吃亏的,是会碰得头破血流的!

黄克诚的讲话结束后,会场上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持续了好几分钟,许多人都激动得流泪了。有人说,好久没有听到这么有见地的报告了;还有人说,好久没有见到过高级领导人这样讲话了。

第二天,有人给黄克诚送来了他讲话的录音稿,并建议他拿去发表,黄克诚说:“这完全是我个人的讲话,如果拿出去发表,一定要请中央的同志审查。”

于是这份讲话稿又被送到了邓小平那里,邓小平看后作出批示:“此稿可以发表,请乔木同志在文字上把把关。”

邓小平

不久以后,黄克诚的这份讲话稿在北京的各大报纸上进行了发表,并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党员干部看完讲话稿后,纷纷给黄克诚写信,称赞他实事求是、敢讲真话的崇高品格。黄克诚的秘书从群众来信中选了一部分,准备读给他听,黄克诚却说:“那些赞成的信就不要读了,我就不相信都是众口一词的赞誉之声,不可能没有反对意见。”

其实秘书已经选出了4封骂黄克诚的信,但里面的言辞过于尖锐,所以一开始没有拿出来。当黄克诚得知有这样的信后,笑着说:“快读给我听听,骂我的话也没关系。”

秘书把这几封信读完后,黄克诚高兴地说:“有味道,实在精彩!可惜不知道写信的都是些什么人,我很想同他们探讨一番。能不能设法找到写信的人,以我个人的名义把他们请来,先请他们吃顿饭,然后和他们好好谈谈,我相信是能统一认识的。”

正当秘书准备托有关部门查找这几个写信的人时,黄克诚又说:“我想了想,觉得不能这样做。如果通过政府部门去找,人家不明真相,还以为是给黄克诚写信惹了大祸,会给写信的人造成很大的压力,带来不好的效果。”于是此事就搁浅了。

这就是黄克诚,在他的一生中,他始终本着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与真话为伍,与真理为伍!

3 阅读:396

帝哥说史

简介:文以载道,击历史虚无,讲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