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超声医生应具备的特质

是任新平 2024-08-01 00:06:49
[种草R]高质量的超声医疗服务需要优秀超声医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及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正确的思维方法。 [一R]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有利于培养正确的诊断思维。包括各专业相关基础知识、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并发症和鉴别诊断及最新研究进展。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才能加强超声观察的精度与思考的深度,从而提高超声诊断水平。多种超声检查新领域如造影、介入等的开辟使超声医生从某种意义上变成为临床医生,对知识面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二R]必要的问诊与查体交流 超声医生在检查的过程中需要简明扼要、有针对地询问患者的病史,开展必要的体格检查,可明确检查目的,同时对相关征象保持应有的敏感度和警觉,及时尽早发现问题。 [三R]正确的思维和操作方法 充分结合临床、超声表现的特点进行诊断,从而不断接近疾病的本质。但超声不是病理,工作中既要避免把超声诊断直接提升到病理诊断高度,又要防止把病理已证实疾病特征作简单化超声描述。需学会从临床医师的角度来解读超声结果,将其与患者病史、症状和其他实验室结果结合起来综合评估。同时,需准确、清晰地撰写报告,将观察的所见病变和可能的诊断进行详细描述。 [四R]恰当的超声诊断与思考提示 某些疾病如囊肿、先心等超声医生可直接作出诊断,甚至提示病理诊断。针对超声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或超声结果只具参考价值,则可出具描述性诊断或提供病变的特征以供临床医生参考。有时需结合查体、检验和CT/MRI等其他检查,超声诊断中既要包含倾向性诊断如提示 “建议结合临床/其他检查/超声造影/介入治疗等”。通过结合不同的信息,可以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诊断。 [五R]终身学习、敬业精神和责任心 终身学习的理念有助于我们持续进步。遇到疑难病例后,应积极查阅文献或向上级、临床医师请教,获取学习与提高的机会,参与MDT或与上级医师讨论,有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 [六R]系统性的反馈与随访总结 可验证先前的的诊断,有效提高诊断水平,并促进正确思维的形成。针对优质病例或病例集群,可通过书写专业文章进行经验总结,以科研的思维总结经验,促进技术传播推广,最终从更高层次提升自己的诊断能力。 [七R]尽力避免技术和责任性错误 前者由于知识和经验不足,可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避免再犯。后者由于缺乏责任心、不踏实、不认真、自以为是、或缺乏默契的配合导致(原则性错误,不可原谅)。超声医生要共勉之,尽力避免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