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吴日平:推动高性能可编程网络赋能新型工业化

C114通信网 2024-05-20 17:55:49

“新型工业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其中有非常多的挑战和困难。爱立信认为,要解决所有这些困难,不可能通过某个单一技术就可以实现,而是需要通过多项技术深度融合才能给出我们的答案。”爱立信中国区网络产品方案总经理吴日平在近日举行的2024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主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关键步骤,政府已提出了非常明确的产业规划: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厂商,爱立信也有着非常相似的产业愿景:未来5-10年,电气化、绿色革命、自动化等跨行业的趋势加速发展,将重塑各行各业,由人工智能(AI)、云计算驱动的移动优先的世界将促成这些转变。

吴日平指出,以5G为代表的通信技术,以AI为代表的数据技术,以云、数据孪生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及与运营技术深度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整个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图:爱立信中国区网络产品方案总经理吴日平

5G网络是提供多样性连接的最优解

简而言之,在爱立信看来,IT、CT、DT和OT的有机融合,将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技术手段。

其中,连接是实现目标的基础。它像纽带一样将其他各项技术连接在一起,并且将成为整个数字化创新的平台。而这样的连接区别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手机连接,它更重要的特点是多样性,这样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连接对象的多样性(人、设备、数据等),同时连接要求也非常多样化(成本敏感、带宽速率敏感、时延敏感等)。

对于这些多样化的要求,“5G网络是提供无缝、可靠连接的最优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网络实现多种解决方案,从而满足多重要求。”不过,吴日平告诉与会者,尽管5G网络发展已有多年时间,但实际上其性能可能“还不够”完全满足新型工业化的各项要求。他直言道,现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与愿景之间还有一定距离,若要促进更多的创新,就需要今天的网络能力进一步提升,这实际上对应的正是爱立信所提出的“5G新浪潮”(Next Wave of 5G)。

这家全球通信供应商强调,为了进一步发挥潜力,5G需要向高性能的可编程网络演进。这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关键因素分别为:差异化连接——应对需求个性化、碎片化;网络能力开放——实现网络、业务深度协同;基于意图的管理——推动网络使用更加简单。

聚焦三大关键方面推动5G网络升级

具体来看,在差异化连接方面,主要是实现根据需求定制网络能力。吴日平谈到,如今行业已经在提供差异化连接,从而满足企业应用的不同需求。尤其在网络部署结构方面,现在运营商已经能够提供虚拟专网、混合专网、物理专网等不同形式,满足企业的相关要求。“下一步我们更关注网络如何升级,怎样才能更精确地让网络能力与需求精确匹配,这就需要将网络升级为服务感知网络。”他说,服务感知网络包括三方面能力的提升:一是网络有能力识别实时的、越来越复杂的用户和业务组合,并做出反应;二是网络必须有能力针对不同业务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保障,网络的连接能力会从尽力而为发展为可预期、有保障,这样才能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三是尽可能提供完善的、精确的统计数据,从而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并做出下一步演进的规划。

同时,爱立信认为网络能力开放是推动应用创新迈向下一个台阶的关键,其主要目标是让各行各业的开发者无需任何网络专业知识,就能够利用网络能力去实现应用创新。作为GSMA Open Gateway倡议的先行者和推动者,爱立信利用其GNP(Global Network Platform)已经在开放网络能力API方面达成重要里程碑——2023年,爱立信与德国电信在全球首次将网络能力开放的系统部署到商用网络中,并与各行各业的应用开发者实现了对接。此后,爱立信与更多运营商进行了这方面的合作,包括与美国AT&T和Verizon等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进行Open API开发,从而推动更多的创新。

另外,在基于意图的管理方面,吴日平分析道,今天做应用开发、新服务部署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因为开发者需要考虑两部分内容,一是做什么(what),二是怎么做(how),必须把这两部分问题都解决才能实现应用开发或者应用创新。接下来爱立信将通过AI和自动化技术,使网络根据意图自主生成相关实现方案。也就是说,在将来的应用开发、应用创新中,开发者只需要考虑要做什么、商业逻辑是什么,即what部分,而网络有能力自动根据意图来完成如何实现的过程,从而让应用创新的效率大幅度提升,成本大幅度下降。

爱立信已在高性能可编程网络领域先行一步

针对上述5G网络发展下一步的三个关键要素,吴日平介绍说,爱立信可提供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并且率先在业界实现了多个里程碑的进展。

“我们对网络进行了全新升级,把网络功能进行差异化保障的水平由通常的30%-40%升级到85%的业界最高水平。85%意味着整个通信网络,特别是无线通信网络,所有需要支持差异化服务和保障的功能都已经能实现差异化的配置和保障,这意味着我们所支持的网络具备前所未有的能力,支撑差异化连接的需求。”他谈到。

截至目前,爱立信高性能、可编程网络方案已经服务超过10万家企业,超过160万个应用开发者依托爱立信的网络进行应用开发和使用。同时,爱立信在网络能力开放方面正收获越来越多的全球运营商合作伙伴,商用正在加速落地。

C114获悉,德国电信近日宣布推出一套全新的网络能力API服务“Global Carrier Digital Services”,这是去年宣布与爱立信合作之后该运营商在利用API实现新收入模式方面的进一步深入尝试。在中国市场,GSMA与中国电信携手打造的Open Gateway Open Lab也于上周正式在北京成立揭牌,显然,中国运营商在开放网络能力API方面也充满着热情。

吴日平强调,产业协同是扩展产业规模的前提。“爱立信一直坚信要做好数字化创新,关键在于应该结合全行业力量,与上下游甚至跨行业产业伙伴一起,利用各自优势、特点,最高效率地实现产业创新。”目前,爱立信针对新型工业化、数字化转型提出了生态链项目,并已经有超过110家合作伙伴,包括独立的软件服务商、硬件设备提供商、模组厂家、网关厂家、专业服务厂商等。

“作为行业领先的设备厂商,爱立信非常荣幸参与了我国以及全球多项新型工业化转型项目,包括5G智能工厂、飞机制造、工业设备制造、电网产品制造、汽车制造等。展望未来,爱立信将一如既往地结合中国领先的实践和需求以及全球经验,为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他总结道。C114通信网  艾斯

0 阅读:5

C114通信网

简介:通信业门户,全面报道国内外运营商、设备商及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