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寒热失衡,就会生病。之所以生病,本质上就是失衡了。
打个比方,正常的健康人,他阴阳是持平的,也就是对半开。假如阴阳各为5分,图1,就是阴阳绝对平衡的理想健康状态[耶]
像老年人群体,因为年龄段特征,通常是阴阳都虚了,如果阴是3分,阳也是3分,这个也是相对平衡的健康状态。
所以,我们的日常调理,不管是汤药还是外治法,思路也都是往这个目标去靠,尽量达到相对平衡,也就是大家都追求的平和质。
看图2,如果有的人生病了,阴有6分、7分或者更多,阳还是正常的5分,那么他的病因就是阴多了,这时他就会表现出一些阴寒之证。
具体表现,比如怕冷,穿衣服明显比同龄人多等等。
图3相反的,如果阴是正常的5分,但是阳多了,可能多1分,也可能多5分,则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实热证。
实热的表现,比如高热,口渴,大汗,舌红苔黄等等。。。
如果阴有3分,阳还是5分,这种情况下生病,是因为阴少了还是因为阳多了呢?
如图4。阳是正常的,是因为阴少了2分,从而就显得阳多了。
也就会表现出相对的热证,但是这个热并不是真的热,而是虚热。
所以阴少了就是阴虚,阴不能去很好的平衡阳的热了,这就是咱们经常说的阴虚有热。
这时就用滋阴法,通过滋补阴液使阴达到正常的5分以后,阴阳平衡了,虚热自然就没有了[耶]
如图5。同样的,如果阴为4分,阳为2分,阳相对于阴来说少了2分,这样阳就不能制约阴了,会表现为阳虚证,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虚寒证。
对于这种情况,咱们可以用一些温阳的方法,将阳先补到阴的等同水平。
所以,不是一上火就吃泻火的药,这样可能会伤了正气。
#养生保健##职场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