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热爱表达的你#上一篇儒家的辩论发现不少朋友有一种误解,他们认为儒家在历史上

冰渊讲大事 2024-09-02 13:38:57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上一篇儒家的辩论发现不少朋友有一种误解,他们认为儒家在历史上一直都占据统治地位。事实并非如此,儒家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非主流思想。 百家争鸣以前没有形成各家学说,这时候商周的主导思想各不相同,商代是一元神,而周是二元神,周朝人说“德”“孝”,崇拜祖宗,这是往后两千多年的文化根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产生,影响最大的是儒墨,各国变法后其实是杂糅,秦国孝公后直到秦始皇这段时间,历代国君都是杂糅,并非单纯的法家,他们太清楚法家的弊端,而法家的弊端也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于是有了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始皇帝再次将法家抬到非常高的地位,是秦国加速统一与灭亡的重要原因。 汉初眼见秦国玩法家玩脱了,适时的选择了“黄老之术”,但是汉文帝给他的儿子安排的是法儒的老师,而景帝给他儿子武帝安排的也是法儒。可见文帝应该已经意识到,庞大的汉帝国经过修养后,要想控制住这么大的疆域“无为而治”那一套是不行的,因为内部有诸王问题,外部有匈奴问题,此外还有羌人、百越等等,如果长期用黄老之术必然玩脱,但是用单纯的法家弊端太严重,秦国的例子就摆在那里,所以汉朝的统治者选择了与时俱进的儒家,经过荀子改造的法儒。从这个时候开始儒家才逐步成为主流统治思想,注意是主流,不是绝对的统治思想。 而汉朝崩塌以后,士大夫阶级就开始思考了,为什么按照儒家治国也会玩脱呢?这个时候思想就陷入了混乱,佛家、道家思想乘机作大,北朝崇佛,南朝崇道,北周都打到家门口了萧梁皇帝还在亲自讲《道德经》,不可谓不奇葩。当然南朝也信佛,梁武帝就是代表,不过从东晋以来的道家清谈更胜一筹,这个时候无论南朝还是北朝,都把儒家那套丢了。 儒家什么又开始兴起的呢?北周。鲜卑宇文氏是鲜卑三大部中汉化很深的,民族与文化融合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北周权臣宇文护特别喜欢《周礼》,所以把国号定为“周”,而夺取大权的周武帝宇文邕汉化更深,汉文化在他手里进一步复兴,本来他想用道教压抑兴盛的佛教,但是经过几轮下来,道家完败。每次他提及要抑制佛教,佛教就会说,道教还不如我呢!于是周武帝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都收拾了。 隋唐,隋文帝改回汉姓,开始去鲜卑化,唐太宗时期大力发展儒学,儒家才再度出现大兴,从东汉灭亡到这个时候已经近四百年了,但是真正把儒家进一步改造,带进死胡同的是宋代,特别是南宋,到了明代心学进一步被完善也彻底走进死胡同。 直到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不断,才出现一批思想家开始反思,也就是“民主启蒙思想”,不过很可惜,顾炎武死于监中,明朝统治极度腐败最终崩盘。 鸦片战争之前的清朝走的太顺了,压根没有遇到生死存亡的选择,根本没有动力反思,后来倒是反思了,但是几千年的文化惯性哪里有那么容易改变。说出来很多人不信,清末北洋六镇的军事装备不比中央军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更强……你细品。

0 阅读:10
冰渊讲大事

冰渊讲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