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武汉小摊贩2年捡到2个女婴。为了抚养她们长大成材,他做3份活,终生未

老闫聊史 2024-09-27 18:19:00

1992年,武汉小摊贩2年捡到2个女婴。为了抚养她们长大成材,他做3份活,终生未娶。不料,当小女儿考上大学时,她的亲生父母来认亲了。可小女儿说道:“我的父亲只有一个,他叫杨申林。” 信息来源:单身小摊贩在菜市场捡2名弃婴后抚养20多年—大河报 2015-03-03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   杨申林从未想过,命运会以这种方式与他交织。1992年,他像往常一样起早贪黑在武汉的菜市场摆摊,过着普通而辛劳的生活。   那一天,清晨的寒气尚未散去,市场中的人三三两两,杨申林正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走到垃圾桶旁边时,看到垃圾桶旁边有一个裹着破旧襁褓的婴儿。   婴儿脸色苍白,蜷缩在垃圾桶旁的草丛中,显然已经在寒冷的露天里熬了不短的时间。杨申林愣住了,他带着孩子在那周围一边喊一边问,但是四周无人回应他的呼喊。   这一刻,面对这个毫无依靠的生命,他的心中涌起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尽管身边的摊贩们劝他把孩子送去福利院,免得让自己生活更加艰难,但看着婴儿无辜的眼神,杨申林的心软了。   于是,他抱起了这个小生命,带回了自己那仅能遮风避雨的小家,为她取名“静静”。   从那时起,杨申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个卖菜的小贩,他的收入本就微薄,再加上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日子更加捉襟见肘。   给静静用奶粉、尿布和衣物,他不得不更加拼命工作。尽管如此,每当他看到静静的小脸,他心中的疲惫似乎都被一种难以言喻的父爱所取代。   两年后,杨申林再次在垃圾桶旁遇到了相似的情景,这一刻,杨申林的内心再次被触动。   尽管他早已感受到养育一个孩子的艰辛,尽管他明白再多一个孩子意味着更大的经济负担,但面对这个可怜的小生命,他再也无法转身离开。   于是,他做出了与两年前相同的决定:将她带回家,取名“小静”。   有了两个女儿后,杨申林的生活更加忙碌。菜市场里,人们时常能看到他推着装满蔬菜的小车,车上坐着两个白白净净的小女孩。   杨申林几乎将全部挣来的钱都花在了自己的两个孩子身上,自己却过得极为简朴。为了让两个孩子穿得干净体面,他不惜花钱买最好的奶粉、衣服,而自己则常年穿着旧衣服,吃着简单的饭菜。   尽管生活艰难,杨申林从未后悔自己的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孩子逐渐长大,虽然她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但她们从小就知道,杨申林是她们唯一的父亲。   杨申林也从未把自己对她们的爱分为亲疏。他始终如一地关心她们的学习与生活,哪怕是再忙再累,也要确保她们吃饱穿暖,有书读,有学上。   他们两个从小也都聪明懂事,成绩优异。她知道父亲的辛苦,因此在学校里非常用功,希望有一天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家里的生活。   她们也没有辜负杨申林的期望,静静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武汉大学。小静考取了军校。杨申林看着两个女儿的成长,心中充满了欣慰,所有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变得微不足道。   小静在学校的一次体检中,意外发现了她的亲生父母。通过DNA匹配,警方找到了她的亲生父母。   她的亲生父母她不仅考上了军校,还前途无量,亲生父母立刻赶到学校,希望能够认回女儿。   他们向小静承诺,只要她愿意回到他们身边,他们会给她最好的生活,豪宅、名车、丰厚的零花钱,所有她曾经未曾拥有的一切。   面对亲生父母的突然出现,杨申林的心情无比复杂。尽管他从未想过要隐瞒小静的身世,但他也从未料到亲生父母会如此突然地出现。他心中有不舍,也有挣扎。   他深知,亲生父母的条件远远优于自己。为了小静的未来,他甚至强忍着内心的痛苦,劝她跟亲生父母回去。   小静的选择却让所有人感到意外。面对亲生父母的苦劝,她却始终坚毅如磐,毫不动摇地立于杨申林之侧。她告诉亲生父母:“我的父亲只有一个,他就是杨申林。”   她记得当初在垃圾桶旁等待了三天三夜的无助时光,也记得是杨申林将她从绝望中带回家,给了她温暖的生活和无尽的爱。   这句话让杨申林瞬间泪流满面。所有的辛苦、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珍贵的回报。尽管他并没有给予她血缘上的关系,但他用无私的爱和责任感,赢得了小静的心。   与此同时,静静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她告诉亲生父母,尽管杨申林不是她们的生父,但他比生父更为疼爱她们,抚养她们成人。   从那一刻起,杨申林明白,血缘虽然重要,但亲情的纽带远比血缘更强大。他不再是那个孤身一人的小贩,而是两个女儿心中唯一的父亲。   尽管生活尚不富足,然而他却拥有世间至珍之财:两个知晓感恩且懂得回报的女儿。   每当看到女儿们健康快乐地生活,杨申林的心中就充满了幸福感。他感谢命运让他遇到了这两个孩子,感谢自己当初的选择,也感谢女儿们没有让他失望。

0 阅读:5
老闫聊史

老闫聊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