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访古】国殇不死,雄风长在莫愁湖

问道去访古 2024-09-30 12:53:25
[一R]粤军阵亡将士墓 位于莫愁湖水榭荷花池之北,占地面积208平方米,始建于1912年3月。 1912年元月,张勋率兵从徐州南下,妄图推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派出以姚雨平为总司令的粤军北伐,攻占徐州,巩固了革命成果。同年3月,为纪念北伐的粤军阵亡将士,姚雨平将烈士遗骸运回南京莫愁湖安葬。 抗战中,粤军阵亡将士墓被毁。1946年12月,出席“国大”的粤籍全体代表及广东旅京同乡会成员曾来此公祭烈士,并组织重修公墓筹备委员会,推选姚雨平、邹鲁等九人为委员。1948年,重修粤军阵亡将士墓,将原来的61位将士墓冢,连同战前牺牲的炸弹营营长周达,共62人合葬于一冢。墓前立碑,正面有孙中山亲书的“建国成仁”碑阴刻黄兴撰写的墓志铭。 “文革”中,粤军墓遭到破坏。1979年,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邓颖超的关注下,粤军墓得以重建。次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宋庆龄为粤军墓题字“辛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二R]邹鲁碑亭 或称追思亭,位于莫愁湖南岸待渡亭西。 邹鲁(1885—1954年),广东人同盟会会员。粤军北伐时,任兵站总监、经理部部长。后任广东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常委、国府委员等职。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邹鲁受邀撰《重修建国粤军阵亡将士墓记》一文并刻石立于粤军阵亡将士墓旁。“文革”期间,此碑幸得公园职工保护,埋于地下。1981年,重立“邹鲁碑”。2005年,新建八角重檐碑亭,称为“邹鲁碑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