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成泪人...真不该啊!”2014年,河南一老人,92岁高龄积攒下的18000元不翼而飞,这可是救命钱!原本准备用来翻修房屋、接儿子回家的,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派出所时,隐藏了76年的身份却随之曝光。当地政府迅速采取行动,为老人改善居住条件,更换了门窗,添置了家具,网友救助他—— 20小时捐助超过2万元!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9年3月18日关于“齐修体”的报道) 晨曦微露,一位弓腰驼背的老人拄着木棍,走在滑县老店镇齐寨村的乡间小路上,他背着编织袋,仔细搜寻着地上的饮料瓶。 这位93岁的老人名叫齐修体,他的日常生活看似平凡,却隐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1922年,呱呱坠地,一出生就注定要过苦日子。 家里穷得叮当响,他从小就琢磨着怎么摆脱这穷困日子,16岁那年,他一咬牙一跺脚,决定参军入伍。 就这样,他成了195师的一名兵,枪林弹雨中,齐修体在开封、江苏等地和日本鬼子打得热火朝天,每次听到炮火声,他都会想:"这下总算能为国家出份力了。" 可谁知道,在外头漂泊了十多年,好不容易回到老家齐寨,可他那点"杂牌军"的经历成了烫手山芋,不敢跟人提起。 村里人背后嚼舌根,他只能低着头装作没听见,后来的齐修体和83岁的老伴儿相依为命,两个儿子一个入赘了,一个还打光棍。 虽说有个女儿常来看看,但也帮不上什么大忙,更糟的是,老伴儿任秀英得了胃癌晚期,整天躺在床上。 齐修体看着躺在床上的老伴,心里不是滋味:"咱俩这辈子,怎么就这么难啊,"每天,这位饱经沧桑的老兵都会细心照料妻子,为她端水喂药,用苍老的双手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然而那次丢钱意外,打开新大门,也就是我们开头提到的事情,可面对政府提供的1.8万元慰问金,这位倔强的老兵却坚决婉拒。 其实正常,人家老爷子已经近百岁高龄了,还能要求啥呢,只求能安静地、有尊严地度过余生,齐修体的故事,折射出许多抗战老兵的命运。 每天清晨,当齐修体背着编织袋出门拾荒时,谁能想到这位在村口默默捡拾饮料瓶的老人,竟是曾经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 他手中的拐杖,既是岁月的见证,也是一位抗战老兵坚韧不屈的写照,看着这位曾经为国奋战的老兵,如今却在风烛残年之际仍在为生计奔波,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可是看到大家都这么真心实意的帮助他,也让人感动!它提醒我们,不应忘记那些为国家做出牺牲的英雄,也警示我们关注身边那些默默无闻的老人。 齐修体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坚持出门拾荒,为的是能多赚一块钱补贴家用,即使生活困苦,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尊严和骨气。 拒绝接受政府的慰问金,只希望能靠自己的双手生活是他的态度,齐修体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 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战争、和平、贫困和尊严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性、责任和社会关怀的故事。 齐修体老人的故事让我们再次思考了社会进步的真正含义,在我们忙着往前冲的时候,别忘了回头看看那些为国家奉献过的人。 老年人需要更多关爱,特别是那些曾经为国家拼过命的人,齐修体爷爷的名字,应该被更多人记住,他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一部分,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缩影。 让我们把这份记忆传承下去,让它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愿我们能够传承他们的精神,建设一个更加公平、更加温暖的社会,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让每一位英雄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
“哭成泪人...真不该啊!”2014年,河南一老人,92岁高龄积攒下的18000
易信娱乐
2024-10-08 10:40: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