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制造“核恐慌”?普京犯下大错!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地缘政治舞台上,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角力再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当前,13个北约成员国集结60架战机展开代号为“坚定正午”的年度核威慑演习,这次演习设在意大利、克罗地亚和地中海一带的上空,并计划持续10天。这场声势浩大的军事行动不仅是北约武力展示的序曲,更是对普京政府持续制造“核恐慌”的一个有力回应。
多年以来,俄罗斯无时无刻不在打出“核底牌”,这似乎成为普京试图扭转不利局面的常用策略。特别是乌克兰战场,尽管俄军屡获胜利,但东乌四州的控制权仍未完全稳固,离心离德的趋势显现。 巨额的战争支出导致俄军坦克、装甲车辆及导弹储备接近枯竭,长此以往,只会削弱其未来的战争能力。 然而,普京精心打造的核恐慌是否真的见效了呢?其实,这反而可能是在帮倒忙。北约成员国似乎并未因俄罗斯的威胁而退缩,反而更加团结,并积极寻求抵抗俄罗斯的办法。 这些国家意识到,如果不坚守立场,可能面临更大的安全隐患。这里有一个微妙的心理游戏,像是一场国际棋局,双方都在对峙期盼对方的错误出牌。 道义与现实:多国倒戈北约 从国际社会的视角看,俄罗斯在处理乌克兰危机中遭遇了广泛的质疑。普京虽然宣称这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但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则不认可。可见,有许多国家在地缘政治局势的影响下,逐渐转变立场,向北约靠拢。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中亚地区的国家立场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曾经被视为俄罗斯“后院”的这片土地,如今开始寻求更独立的外交策略。 亚美尼亚率先倾向欧洲,阿塞拜疆也展现出与欧、美拉近关系的意愿。即便是传统上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印度,也敢于在国际舞台上对普京政府的军事行为提出谴责。可以说,俄罗斯以往在国际关系上的所谓“好友列表”正在变得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