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血小板减少最怕感冒!做到这4点,把复发风险降到最低! 大家好,我是血

血液科刘欣 2024-10-21 16:20:45

秋冬季节,血小板减少最怕感冒!做到这4点,把复发风险降到最低! 大家好,我是血液中医刘欣。 感冒可谓是血小板减少患者最大的敌人。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而言,秋冬季避免感冒是维护血小板稳定的重要措施,尽量做到以下4点: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日常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感冒的发生。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2.加强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感冒的发生。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来说,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等。同时,注意运动时间的选择,避免在清晨、傍晚等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户外运动。 3.调整饮食结构 良好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血小板减少患者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鸡蛋等,以增强体质。 4.及时对症治疗 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对症治疗。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来说,感冒可能会加重病情,引发其他并发症。因此,应及时就医,遵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总之,血小板减少患者要尽量避免感冒,从日常生活入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接触感冒人群,及时对症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将感冒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保障身体健康。 以我之前接诊的一位患者为例。这是一个6岁的孩子,前段时间感冒了,没过几天就好了,家人也没在意。结果没过几天,孩子的皮肤上开始出现散在分布的瘀点,这才急着带孩子去检查,发现血小板数值仅为26,确定是血小板减少症。在当地医院治疗半个月后,血小板数值恢复至正常参考范围。 结果一个月后,孩子又感冒了,并伴有大面积的下肢皮肤紫色瘀斑,检查发现血小板仅为16,用激素治疗后倒是恢复了,但孩子又出现了体重增加、四肢浮肿等激素药的副作用反应。这让家长非常担心,觉得长期用激素也不行,就想试试还有没有更稳妥能治本的方法,遂带孩子找到了我这里。 我向其父母详细询问了患儿的发病经过,治疗用药情况后。查体发现患儿面色发白、舌苔厚,脉象沉迟、气短懒言、腿部出血点大小不一,多为针尖样,少数为大片淤斑。结合患儿的病情,我给其拟定了相应的治疗药方。 经过阶段性治疗,孩子面色恢复红润,体力增强,下肢出血点、红斑瘀疹也逐渐消退。巩固稳定后停药,随访至今,孩子的血小板数值一直在正常范围,无复发迹象。 分享这个案例,我就是想告诉大家,血小板减少是一个需要长期护理的疾病,患者除了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治疗外,还需要注意日常护理,尤其要注意预防感冒感染。 #中医##中医养生##中医来了##中医健康##健康科普##健康养生##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血液病科普##血液健康#

0 阅读:0
血液科刘欣

血液科刘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