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契约精神”还有多远? 20年前,在我工作的地方,有一个乡镇在特色农业上搞得很好,红提园一个挨着一个,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不仅闯出了名号,经济效益也让各方都得到了实惠。 那时的红提价格一直比较高,你到园中采摘是8块钱一斤,在大路边上也是8块钱一斤。 这个乡镇的地理位置算不上优越,更谈不上有什么工业基础,发展特色农业也算选对了路子。正是因为位置的原因,红提园租赁的土地价格一般,每亩400元。 在乡镇政府,相关村的村级班子,村民小组以及涉及农户的参与下,都跟各个红提园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白纸黑字,很是庄重。 但随着红提园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有的村民不干了。在利益相同的时候,只要有人挑头,老实巴交的人也会跟着起哄。 有次正是红提成熟的时候,我和朋友到了一家红提园。朋友跟红提园老板认识,闲聊中老板叹气,说村民近段时间不断聚众说事,要求将租金从每亩400提高到700,如果不答应,就断路断电。其实跟基层打过交道的都知道,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手段何止是断路断电。 老板本来是做小生意出身,但却是很儒雅稳重的一个人,一个儿子下岗,一个儿子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倾其所有再借贷在这里搞起了红提种植。 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已经介入做群众工作,最终结果还不清楚。 最后,老板叹气说,不行的话就不再干了。 事实一再证明,为了眼前利益而置道义于不顾,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结果是我输你输大家输,谁也别想好过。
——我们离“契约精神”还有多远? 20年前,在我工作的地方,有一个乡镇在特
紫南与趣事
2024-10-23 11:03:5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