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行业细分赛道如何撬动上市公司长效增长”圆桌论坛
伴随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消费市场正经历一场较为深远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行业的各大细分赛道有怎样的趋势?所属企业又应如何把握机遇?
11月29日,36氪“拨云见日 浪里淘金——WISE2023资本市场大会”如期召开,在主题为“消费行业细分赛道如何撬动上市公司畅长效增长”的圆桌论坛环节,36氪二级市场负责人郑怀舟,与名创优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张靖京、同程旅行政府合作部CEO曹帅、申万宏源研究消费行业首席分析师赵令伊,对上述问题展开了讨论。
以下为对谈内容整理,有删节。
“海外收入占比未来几年会突破一半,甚至更高。”——名创优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张靖京
过去12个月以及过去一个季度,名创优品的海外营收占比已经基本做到40%。这个数据在合理的预期之内,我们的海外收入在未来几年会突破一半,甚至更高。
今年名创优品在海外做最大的调整,就是产品的本地化。我们把海外主要的市场分成了北美、拉美、欧洲、中东和亚洲、东南亚等地区,每一个地区都为它单独规划一个大的货盘,不同区域可以根据当地的判断,在对应的货盘选品。
第二,供应链的本地化。名创优品虽然背靠中国供应链机制的高效和低成本,但海外市场也有本土供应链优势。我们现在在印度当地直接的比例已接近40%到50%。
第三,本地设计。从今年开始,我们在日韩和欧美设立了四个全球设计中心,希望招来更多的当地设计团队,实现更好的本地化的设计。
02 “围绕‘一带一路’做内容,加快国际化布局”——同程旅行政府合作部CEO曹帅
国际化于我们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同程旅行目前已经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合作。与各国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点,海外市场对中国游客的需求迫切。
当然,中国的游客需求也有了很大地变化。原来是组团、常规的目的地跟团游。现在人们想尝试个性化、品质化的定制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一个矛盾,海外市场虽然迫切地需要中国游客,但他们没有准备充分,配套服务和设施设备也没有跟上。
对于同程旅行,我们未来会围绕“一带一路”做一些内容,与相关国家建立联系,同时也会做一些国际化布局。近期,中国对六个国家开了免签政策,也是非常好的机会。我们认为,免签对象国的不断扩容有利于入境游产品创新和业态的多样化,面向入境旅客的一地深度游及入境定制游市场有望迎来新的机遇,对于国际旅行的加快复苏也是一个重要利好。
03 “企业的两个增量:下沉和出海”——申万宏源研究消费行业首席分析师赵令伊
企业都在做两个增量:一个是下沉,一个是出海。
第一个是国内渗透率的问题,中国的区域和区域之间也有差异。在一些下沉市场,大部分中国品牌和中国渠道的渗透率,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第二个,企业出海其实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国的企业完全可以把中国的优秀经验和供应链、人效带到国外复制一遍。我们很多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就是把消费升级的路重走一遍。
企业出海的确是大势所趋,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成功的出海案例本身在国内做的也很好。
中国企业出海到不同的国家,管理难度都不一样,而且要做到一定的本土化,不管是从企业发展角度、还是消费者角度,都非常考验企业的管理半径。
关注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