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邻宫城的智德北巷,一座低调的国戚公府

蓝大的世界 2024-10-29 16:16:27
🎇几个月前路过北河沿说买点李小老,忽然想起智德北巷那几座仅剩的老宅院,多年前转时没进院儿,只留粗浅印象,小转一圈略有收获,结合同道前辙草凑一篇。 🎇智德北巷北侧是骑河楼,西侧智德南巷里旧有培训宫女的妞妞房,昔御河上有木桥,桥上有涵碧亭,估计还是重檐的,因此得名,其南在明时为光禄寺,清初成了英亲王阿济格府,爱屠城的王爷勇猛但粗愣,屡次跟皇太极对着干,顺治初妄想承多尔衮摄政之爵而被幽禁处死,府邸又归了光禄寺,清末又成为管理皇家宗室的宗人府,民国17年蔡元陪等于此创建孔德学校,不是孔圣之德,而是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即是今天智德前巷11号的27中,而此区域的街巷皆是围着光禄寺和王府逐渐形成,随着机构变迁,曾分别为光禄寺和孔德东西前北巷及夹道,智德则是是65年并改时定的新名。 🎇智德北巷旧名孟公府,以巷内三等承恩公熙俊府邸得名,熙俊是直隶总督裕禄九子,7岁过继给裕禄的承恩公堂弟裕辉,光绪13年袭爵,外戚封爵始于康熙朝皇后赫舍里氏的父亲,雍乾规模扩大,道光朝规定皇后之父可获封三等承恩公,继室之父可获封一等,最著名的承恩公是慈禧弟弟桂祥,裕辉这一枝则始于嘉庆正宫道光生母喜塔腊氏的父亲和尔经额,他是被追封的,其子孟住袭爵,此也即孟公府之由来,国戚这地儿金贵,不过其南北亦有承侯大院、松公府和岐公府等,各有成因也不算稀奇。去世于庚子年的熙俊曾做过散秩大臣,皇家侍卫小队长,此官职著名者如丰绅殷德。 🎇北巷北侧几座老宅,3号5号为旧府核心区域,3号八字影壁广亮大门,两进院落东西游廊,旧时三四进的格局已消失在百多年变迁之中。民国时,3号与对面2号共200多间房产曾归北洋军阀吴光新所有,身为段祺瑞妻弟随段宦海浮沉,直奉大战后曾任陆军总长,段下野后闲居上海,民国24年授中将,28年去世后追授上将。此院在30年代还曾居住过实业家吴少皋和徐审义——皖系名将徐树铮长子,徐家老三也有点名:徐道邻。 🎇3号院之后卖给中华航空,建国后成为中科院宿舍,对面曾经的2号院东院住过粮食部副部长黄静波、语言学家魏建功,西院曾住过王日月,时间大概是53年到56年间,现在起楼,老院不存。 🎇余文见评论置顶。

0 阅读:1

评论列表

秋时春风

秋时春风

2
2024-10-31 14:21

又是涨知识的一篇

Extreme

Extreme

1
2024-10-31 12:52

谢谢,欣赏了,故都北京处处是故事。

薛茜茜

薛茜茜

1
2024-10-31 13:29

真·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