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评论区一个朋友提出疑问,“1948年11月,国民党的县中师范能免学费,住宿费

草根闲聊生活 2024-10-31 09:28:51

昨天评论区一个朋友提出疑问,“1948年11月,国民党的县中师范能免学费,住宿费,还一个学生一个月60斤小麦,当时正在打仗呢,个人觉得不可能,我想问问,学校靠什么盈利?”   我特意查了一下相关资料,有多个文献表明:民国时期,中等师范学校实施免费教育,学生不仅无需缴纳学费,还可享受政府提供的膳费、学杂费、奖助学金等补贴。学校是国立公办的,师生们都享受政府全额拨款,是非盈利组织。 国民政府之所以给中等师范教育较多补贴,是因为痛感当时教育落后,全民蒙昧,而教育界人士在高层话语权又较重,他们认为师范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中等师范教育更注重培养小学教师,而小学教师工资待遇非常低下,如果不能够给中等师范生以优厚的待遇,就不能保证他们毕业后能够安心从事小学教育。 为此,在《师范教育令》和《师范教育规程》之后,国民政府在1929年颁布的《****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法令中规定“师范教育,于可能范围内,使其独立设置”,恢复了师范教育的独立地位; 在1932年颁发的《师范教育令》中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师范学校学生一律免收学费,其学生用书、制服及一切工艺材料费,由学校发给,师范学校应设置奖学金,由省市县教育行政机关规定办法,分别呈送教育部备案。 这些法令和政策,也就确保了独立后中等师范学校学生的基本待遇。 各地学生还可以根据本地不同情况享受学校提供的膳费、书费、制服费等补贴,优秀学生还可申请奖学金,待遇比较丰厚。如江苏省立中学师范科不收学宿费,津贴全膳;县立师范,不收学宿费,津贴半膳。 有的地方,师范学校的学生待遇更好,如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不仅不收学费,而且制服、膳费、讲义等费,均由校供给,课本一项由校补助半价,用具等项由校补助三分之一,所以家境贫寒学生竞相报考。 新疆省立迪化师范学校对学生实行公费待遇,学校不仅负担学生的吃住费用,还规定给学生提供灯油费、笔墨费、冬炭费。 浙江省师范学校新生每人可领夹的和单的校服各一套、帽子一顶、棉大衣一件。校服破旧如需添置,则需另交费。 据统计,至1946年全国共有902所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共245609人。 当然,抗战爆发后,经济遭受重创,教育经费严重减少,各地区中等师范学校有的无力保障学生的待遇,国民政府《师范学校令》所制定的中等师范学生待遇标准也只能被敷衍履行。 大舅当时读县中师范,学费、住宿全免,一个月60斤小麦,也就是膳食补贴,这样看的话,还是可以理解的。

0 阅读:0
草根闲聊生活

草根闲聊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