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风波》独到且范儿正的一出好戏

蓝大的世界 2024-11-03 23:01:53
🎇应约看个戏,久未进剧场,当下万物沉浸,都在想互动创新和破墙,特怕代入差、浮夸和硬顶,就浪费时间,哪怕是闲来消遣。 🎇人们认知史官正史与稗官野史,深解继而艺术化创作,是为戏解。共性的时代,人是象征性和功能性的,如今则更多会寻究历史烟云中血肉之躯的个体,波谲云诡的大背景为戏剧铺开温床,让秘史充盈想象,使人物重彩登场。光束戏剧的《国子监风波》有点意想不到,着墨独特、表演收放与极简准确的舞美都令人印象深刻,一部气场浓正规矩的剧场戏剧,难得揭开浩然文史中的一页,去深溯几句文字背后的秘密,整场下来没走神,观感不错。 🎇剧中,学录金文徵眼见两朝元老的国子监祭酒宋讷对监生监管严苛,言轻势微的他找到同乡吏部尚书余熂,余熂利用吏部职权责令高龄的宋讷辞官,从而引出三人在太祖殿前对峙,最终朱元璋说出:你们今天吵成这样,不就是要逼我杀个人吗?!最终朱元璋治余金二人死罪,风波平定。 🎇明史少有余熂记载,六部之首的头衔却只留片语于《宋讷传》中就很奇怪,看来错儿不小,剧中设定是他一方面想改变国子监的苛政监管,一方面要确立自己的管辖权利,但他却忽视了之前朱元璋对参谏宋讷的置之不理,帝王权力至高无上,他心中的大统秩序不容触碰,国子监是他巩固政权、建立新官吏体系的重要基石,监生的日益混杂,要求他强化国子监的管理,所以这些严苛举措本都是他授意的,宋讷只是执行者,而他诛杀余熂也只是要顺势收回吏部的职权。 🎇余熂的悲剧在于没看出步来,金文徵的悲剧则是虽壮死而于史无名,但剧中给了他更细腻的笔墨,包括慨然赴死令太祖惊讶,从而使诛余之举不显突兀,他只是希望太祖别治监生的罪,别株连余熂的族人,他身上有读书人的赤诚刚正,会让人联想大明敢于提头撅屁股死谏的言官。史实中的宋讷告老还乡寿享杖朝,儿子则接了班,都是给朱家干活的。 🎇本剧艺术顾问是国话的王晓鹰院长,启用青年京剧老旦演员反串朱元璋令人耳目一新,很喜欢台词做派挥洒出的戏韵,一查王中女竟是赵葆秀的高徒,90后,完全没看出来,尤其朱元璋与马皇后一段处理的很好。舞台上的国象范儿棋局元素贯穿全场,上至帝王,下至一介书生,不过都是这棋局中的一枚棋子罢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