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姜昆、黄宏、冯巩、倪萍等人来到了台北张学良五弟张学森的公寓,与张学良见面。当得知黄宏是从东北来的时,张学良脸上现出惊喜,兴致勃勃地谈起了沈阳老区的街道名称,对沈阳的小吃特产,著名建筑如数家珍。 1993年7月,台北热得跟蒸笼似的,姜昆、黄宏、冯巩、倪萍这一帮子人,兴高采烈地窜到了张学良五弟张学森的豪宅里,打算跟张学良老爷子来个面对面。你说巧不巧,黄宏一开口,说是从东北那疙瘩来的,张学良老爷子眼睛立马就亮了,跟中了彩票似的。他开始眉飞色舞地唠起了沈阳老街的名字,什么小吃啊,名建筑啊,那简直是倒背如流,比自家后院儿的树还熟! 一进门,张学良老爷子那叫一个热情,跟见着亲兄弟似的,大家伙儿围一圈儿坐下,氛围轻松得跟家庭聚会一样。自我介绍环节,轮到黄宏了,他嘿嘿一笑,说:“咱可是从东北溜达过来的。”这话一出,张学良眼里那叫一个闪闪发光,脸上立马跟开了花儿似的,惊喜得不行。他乐呵呵地拍了拍黄宏的肩,嚷道:“东北啊!那可是我的老窝子!你们那边现在咋样啦?” 黄宏瞅着张学良那满眼的期盼,心里头暖洋洋的,他动情地说:“咱们沈阳的乡亲们啊,天天念叨着您呢!” 张学良一仰头,嗓门儿一敞亮:“我也想咱东北的父老乡亲们想得紧呐!”当天晚上,张学良跑去瞧了他们那场子演出。戏一落幕,他直接拽过黄宏的手,又关照了一遍:“你替我给东北那疙瘩的父老乡亲们,还有大陆上的所有老爹老妈们问个好,就说张学良我这心里头啊,天天惦记着他们呢!” 黄宏给张学良来了个单人小品《打电话露馅》,把张学良逗得那叫一个前仰后合。张学良一看,这哪儿成啊,我也得来一手,于是张口就来了一段相声小段《扣子跟钮子》,那叫一个绘声绘色,把在场的人都听得直拍手叫好。估摸着是碰到老乡了,张学良还特意清了清嗓子,字正腔圆地飙了一段“东北二人转”。 演出完事儿后,黄宏掏出纸笔,请张学良给东北的老少爷们留几句话。张学良瞅瞅黄宏,琢磨了一小会儿,说:“我这眼睛不太给力了,我就光签个名儿。剩下的话,你就帮我捯饬捯饬吧!”黄宏一把接过纸笔,心里头那个敬意啊,噌噌往上冒。他琢磨着在张学良大帅的签名上头,添上几句给东北老乡的问候,可手就跟被胶水粘住了一样,愣是没敢动。黄宏笑道:“少帅交代我的事儿,我可是天天搁心里头揣着呢,但这笔啊,重得跟金条似的,不敢轻易往下落。” 到了2001年10月14号那天,张学良大帅在檀香山驾鹤西游了。黄宏心里头那个难受啊,跟吃了黄连似的,于是他提笔写了首诗,名字就叫《怀念》: 少帅其实真不少,可惜头发全白了,乡土味儿浓得化不开; 瞅瞅那奉天大帅窝, 将军溜达到哪旮旯去了?1993年那会儿,东北工学院摇身一变成了东北大学,说起来它可是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1923年一块儿捣鼓出来的宝贝。到了1928年,张学良大佬亲自上阵当校长,可惜“九一八事变”一来,学校就跟坐过山车似的,颠三倒四的。直到1948年,它才又改名叫回了东北工学院。张学良一听学校恢复了,那叫一个高兴,直呼:“我的兵没了,我的官衔也没了,现在就剩东北大学、老朋友和那些老黄历了。” 1992年11月30日,张学良大佬挥毫泼墨写了“东北大学”四个大字,还让人给大陆送了过去。到了1993年,国家教委一拍板,东北大学这名字就正式回归了。学校一看时机成熟,立马给张学良发了张聘书,请他当名誉校长和名誉董事长。张学良一看,乐呵呵地就答应了,还写了“教育英才”和“东北大学70周年纪念”两句话。 后来,东北大学的蒋仲乐校长跑到台湾去串门,特意去见了张学良。这俩校长一见面,那往事多得跟长江水似的,流都流不完。张学良跟蒋仲乐说:“当年我把老爹留下的钱全砸到大学里了。为啥?不就是为了培养人才嘛!不办学,外国人就该欺负咱中国人了。我还顺便办了中学、小学呢。”蒋仲乐他们要走的时候,张学良那叫一个不舍,非得送到电梯口才肯罢休。1995年3月份,辽宁大学历史系的教授周毅,漂洋过海去了夏威夷,说是要去见见张学良大爷。周毅这家伙,研究张学良和东北军军史好多年了,两人虽然头一回见面,但早就在书信里神交了。张学良一见周毅,张口就问:“咱东北的老少爷们儿都咋样啊?”接着,他又细细问了问东北军军史的研究咋样了。到了晚上,张学良拉着周毅去了海边聊天,从老爹张作霖开始聊,聊到自己的出生,几十年的颠沛流离,还有明史研究和信基督那点事儿,俩人一直侃到大半夜。 到了11月,哈尔滨研究血液病的专家马军,也应邀去了檀香山,参加美国血液病学会的聚会。张学良一听有东北老家的学者来了,立马主动要求见见。一见面,张学良就问:“马先生,你是咱东北哪块宝地的人啊?”马军一回话,张学良又急着问:“马先生去过沈阳没?那地儿现在变成啥样了?”
1993年7月,姜昆、黄宏、冯巩、倪萍等人来到了台北张学良五弟张学森的公寓,与张
野玫瑰幻想历史
2024-11-15 13:04:46
0
阅读:82
三农
骗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