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识人?懂得识人可以为我们的人际交往和事业提供巨大的帮助,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三国

易文爱历史 2024-12-23 22:23:27

怎么识人?懂得识人可以为我们的人际交往和事业提供巨大的帮助,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三国时期吴国的关于识人的3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张温的。吴国张温年轻时就因聪明才智而享有盛名,就连吴国丞相顾雍都认为当时没人能比得上张温。张温得势的时候,只有余姚人虞俊叹息说,张温才能有余而明智不足,华而不实,人们的怨愤将会聚集在他的身上,我已经看到了他有败家之祸的先兆了! 盛名之下的张温推荐了同郡人暨艳出任吴国的选部尚书,暨艳人品极其卑劣,他喜欢议论朝政,弹劾朝廷百官,尤其是对五官和左右三署郎官的审查更为严格,他们几乎都被降职,不少还被连降数级,能保住原有官位的还不到十分之一。 而那些为官贪婪卑鄙、没有节操的小人却都被他变成军吏,暨艳把这些军吏安插在军队的各营各府。 暨艳还经常揭发别人的隐私,再加以夸大张扬,以此证明他处罚得当。同郡人陆逊、陆瑁兄弟二人和侍御史朱据都劝他不要这样做,但暨艳哪里听得进去? 于是,对暨艳的怨恨之声遍布吴国,人们都争着告发暨艳和选曹郎徐彪专凭私人感情任用官吏,滥用私权、胡作非为。很快,暨艳和徐彪都被治罪,他们畏罪自杀了。 张温和暨艳、徐彪向来意见一致,因而也被牵连治罪,被逐回本郡的官府做杂役,6年后张温病死。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吴王孙权的。吴王孙权年少时,孙权长兄孙策命吕范掌管财务经济,孙权私下曾向吕范索要财物,吕范一定要向孙策禀告,从不私下满足孙权的要求,为此,孙权对吕范恨得要命。 等到孙权后来出任阳羡长,常常有私下开支,孙策有时会进行核计审查,功曹周谷就常常为孙权做假账,让他不会受到孙策的责问,当时,孙权对周谷感激涕零。 但是,当孙权掌握吴国大权后,他认为吕范为人忠诚,对他深为信任;而认为周谷善于欺骗,伪造簿册文书,对他不予录用。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隐蕃的。青州人隐蕃逃到吴国,他上书给吴王孙权乞求召见,吴王很快就召他入宫。隐蕃在回答吴王的问题和陈述时势时言辞绝妙、仪态从容。 当时侍中右领军胡综在座,吴王问他对隐蕃的印象如何?胡综回答,隐蕃上书语气大,好像东方朔;说话时乖巧敏捷、善于诡辩,好像祢衡,可是他的才能却比不上东方朔和祢衡。 吴王又问胡综,隐蕃可以担任什么官职?胡综回答,不可以让他治理民众,暂且在京都给他一个低等职务做做看吧!吴王认为隐蕃谈论的多是刑狱之事,就委任隐蕃为廷尉监。 左将军朱据和廷尉郝普多次禀告吴王,说隐蕃有辅佐帝王之才,郝普与隐蕃的关系更是亲密无间,经常为隐蕃叫屈,说埋没了隐蕃这样的大才。 于是,隐蕃家门前车马云集,宾客满堂,卫将军全琮以下的官员都倾心与隐蕃交往,只有羊衜(通“道”)和宣诏郎杨迪拒绝与隐蕃交往。 吴国重臣潘浚的儿子潘翥也和隐蕃交往应酬,还赠送礼物给隐蕃,潘浚得知后勃然大怒,写信责骂潘翥说,我受国家厚恩,要以性命回报,你住在京师,应当心怀恭顺,亲近贤能,仰慕善行,为什么要和一个投降的人交往?还送粮食给他?我在远方得知此事,感到震惊!脸上发烫!惆怅了数十天!你接到我的信后,赶紧到信使那里接受100杖的责罚,并且立刻索回赠送出去的物品! 当时很多人对潘浚的做法都感到不可理喻,但没过多久,隐蕃图谋在吴国叛乱的事情败露,被捉住并被处死,吴王严厉责备郝普,郝普深感恐惧而自尽谢罪。朱据被软禁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被放出来。

0 阅读:10
易文爱历史

易文爱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