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空军中尉朱保祥被毒蛇咬伤脚,蛇毒窜至腰部,小腿以下发黑,生命垂危,所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1-03 19:18:03

1960年,空军中尉朱保祥被毒蛇咬伤脚,蛇毒窜至腰部,小腿以下发黑,生命垂危,所有人都为他捏了把汗。哪知季德胜给他内服外敷祖传蛇药,竟转危为安…… 1960年夏天,一场军地联动、跨越多地的生命抢救接力在中国上演,主角是一名被毒蛇咬伤、命悬一线的空军中尉朱保祥。 这位出生于江苏江都的军人,在危急关头不仅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全力救助,更因“一代蛇王”季德胜的及时治疗,而从死神手中被拉了回来。 朱保祥于1930年出生在江苏江都县花荡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生活在战乱与贫困交织的年代,他早年便展现出积极进取的品质。 1949年,经地方政府推荐,他与同乡朱遇明一同考入苏皖边区二分区区立师范学校(扬州师范学校前身)。 在校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革命事业奉献青春。 1951年,朱保祥加入中国空军雷达兵部队,成为一名空军中尉。 在服役期间,他曾参与击落U2侦察机的作战行动,为国家安全做出贡献,并荣立集体三等功。 彼时,朱保祥的同学朱遇明也在海军服役,多次被周恩来总理接见,两人以不同的方式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奉献力量。 1960年8月,朱保祥接到命令赴上海学习,期间利用短暂的假期前往湖北红安县探望因下放政策而在当地劳动的妻子。然而,不幸在此时降临。 8月24日,他在帮助农民割稻时被毒蛇咬伤,小腿迅速发黑肿胀。 因红安县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朱保祥当晚被送往20多公里外的县医院。 然而,蛇毒继续扩散,肿胀从小腿蔓延至大腿,生命危在旦夕。 红安县领导闻讯后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救援。 同时,空军汉口医院接到求助,迅速派出救护车前往接应。 尽管医生护士全力抢救,朱保祥的病情却未见好转,毒素已扩散至腰部,他陷入了长时间的昏迷。 三天过去了,朱保祥的伤势越来越重。 蛇毒顺着血液循环,已经蔓延到了腰部,小腿以下肿胀发黑,生命垂危。 就在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时,一位名叫季德胜的老医生出现了。 他二话不说,立即给朱保祥内服外敷自己祖传的蛇药。 不到两天,奇迹出现了,朱保祥转危为安,众人无不惊叹季老先生医术之高超。 事实上,季德胜行医治毒的故事,早在18年前就已经在江苏一带传为佳话。 1942年的一天,季德胜正在苏州城摆摊卖药,一只受伤的眼镜蛇突然咬住了他的手腕。 围观的百姓们吓得尖叫着四散而逃,眼看着毒蛇尖利的毒牙刺入了季大夫的皮肤,两个毒牙印清晰可见,鲜血直流。 但季德胜却神色自如,他不慌不忙地拿出一粒自制的蛇药丸服下,又从随身的药箱中取出一块药饼,敷在伤口处。 不一会儿功夫,奇迹出现了——他手腕上的红肿竟然慢慢消退了! 惊魂未定的人们这才知道,原来季大夫祖上几代都是用这种神奇的秘方医治蛇伤的。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众人惊叹季德胜医术的时候,一队荷枪实弹的日军突然出现在人群中,他们的头目名叫原田。 原田阴险地盯着季德胜,笑眯眯地说:"我出五根金条,买你的秘方,你从此不用这么辛苦了。" 季德胜心里"咯噔"一下,脑海中浮现起两年前在无锡的情景。 当时他也曾遭到日军胁迫,要他交出祖传的医书和秘方,他宁死不从,结果被日军打得遍体鳞伤,几个月才恢复过来。 这次看样子也是在劫难逃,他连忙赔着笑脸说:"我家里还有几本旧医书,明天一早给您送去,那秘方也抄在上面。" 原田听罢满意地点点头,心想这小子识相,明天我派人去取,管他有没有金条。 季德胜见状,趁天黑溜回了家,将祖上的医书、秘方和贵重药材打了个包袱,连夜逃出了苏州城。 从那以后,他便一边躲避日军的搜捕,一边行医济世,靠着祖传的蛇药方续写着自己的传奇。 痊愈后的朱保祥对季德胜充满感激,他深知这场救援是军地协作的结果,更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关怀。 1961年2月27日,他在《解放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详细记录了这次难忘的抢救经历。 文章发表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被《空军报》等媒体转载。 《解放日报》社论将这次救援行动称为“共产主义的凯歌”,与抢救平陆六十一名工人的事迹并列,成为那个年代军民一心的真实写照。 1981年,季德胜因病去世。 朱保祥虽因工作原因未能亲赴吊唁,但委托夫人专程赶往南通,表达对救命恩人的深切缅怀。 晚年的朱保祥一直珍藏着季德胜赠送的照片,并希望有机会亲自前往南通,向这位救命恩人鞠躬致敬。 这场长达9小时的跨越时空的生命接力,是新中国初期军民情谊的典范,也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每一位人民生命的珍视。 从地方政府到军队,从普通农民到医学专家,每一位参与者都用行动谱写了人间大爱的乐章。 这段往事不仅仅是一位军人的救治过程,更是时代背景下共产主义精神的生动实践,至今令人动容。

0 阅读:120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