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25日,起义的国民党兵团司令裴昌会受到贺龙的接见,贺龙说:“战场上打死人不算血债,这话要说清楚。” 12月15日,裴昌会率第七兵团部进驻剑阁,他派去的代表已经和解放军联络上,为了方便裴昌会从容起义,解放军首长下令急行军的解放军指战员放缓脚步,和裴昌会的后卫部队保持至少半天的行程。 裴昌会的第七兵团,是在三个月前才组建并划入胡宗南集团的,胡宗南对裴昌会并不信任,时常派人监视他的行动。 在裴昌会刚到剑阁后,五十七军军长冯龙受胡宗南之命,带着直属部队也来到剑阁。 冯龙不走,起义难以顺利发起,裴昌会便对冯龙说:“剑阁无法久守,留下来遭到包围就难以走脱了,你带着直属部队先去绵阳,我随后就到。” 冯龙率部离开后,裴昌会召集亲信商议后,认为周围胡宗南的部队很多,在剑阁起义时机不成熟,等撤到绵阳再做决定。 到绵阳后,裴昌会见冯龙带着直属部队一直环伺在周围,因此在离开德阳时,让冯龙率部在兵团左翼执行掩护任务。 可当裴昌会来到德阳后,却发现冯龙已经先到了,他责问说:“冯军长掩护兵团撤退,倒先跑到我这个兵团司令的前面了。” 冯龙连连解释,裴昌会趁机以命令的语气说:“你先去成都吧,我随后就到。” 这次冯龙不敢再违令了,在第二天带着直属部队离开。冯龙走后,裴昌会加紧了起义的部署,于23日傍晚通电起义。 25日上午,裴昌会赶去和贺龙司令员会面,贺龙握着裴昌会的手说:“先把话说清楚,在战场上打死的人不算血债。” 贺龙的这个表态,是有缘由的。裴昌会在决定起义后,曾对和他联系的地下党说:“我得对手下的官兵前途负责,只要我的部队官兵在人身安全上得到保障,能各得其所,战争中的一切责任由我个人承担。” 从裴昌会的这番话可以看出,他内心的顾虑还是很大的,担心会被追究之前率军进犯解放区及和解放军作战的责任。 贺龙会面时,主动表示“在战场上打死的人不算血债”,这就打消了裴昌会心中的疑虑。随后贺龙向裴昌会询问了相关情况,主要问的是胡宗南人在何处,其军事部署是什么。 裴昌会说:“胡宗南不久前在军事会议上,信誓旦旦的说要带着几个兵团司令西撤,可等解放军快打到成都的时候,他谁都没有告诉,带着少数亲信乘飞机逃走了。按照之前的计划,部队西撤西昌,等在西昌集结完毕后,再决定是否去滇西。但胡宗南逃走后,兵团司令官、军长都联系不上他,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去西昌了,还是自行逃回台湾了,所以部队都各行其是,完全陷入混乱。” 贺龙听后哈哈大笑:“这个胡宗南啊,只能用志大才疏来形容。” 聊了一会后,贺龙问裴昌会:“我军的大部队赶到德阳还需要几天,你的起义部队有好几万,能控制得住吗?” 裴昌会说:“第七兵团大都是刚整补和整补尚未完成的部队,属于胡宗南嫡系的不多,起义后,少数官兵逃走,目前留下的官兵,应该都是可靠的。” 几天后,贺龙到了德阳,他只带了几个警卫员,显示了对裴昌会的绝对信任,这让裴昌会非常感动。 贺龙对裴昌说:“过几天就是元旦,到时候在成都有个入城仪式,你准备一下,带一个警卫营和一部电台。” 裴昌会说:“我和贺司令一起走,不需带警卫。” 贺龙说:“目前敌情还是很复杂的,你带上警卫营,安全方面我也就放心了。胡宗南还有部分残部尚在顽抗,你带上电台,方便和他们联系,劝说他们投诚,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1950年1月1日,解放军在成都举行了入城仪式,贺龙特邀裴昌会和他同乘一辆车,这让裴昌会感到莫大的殊荣,当他看到数以十万计的百姓由衷的上街欢迎的场合时,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裴昌会到成都后,设立工作点,接收散落在成都及周围的原胡宗南部官兵,几天内就收编了数千人。 当时,胡宗南部的三十八军军长李振西,拒绝投诚,率部在茂县四周顽抗。贺龙来找裴昌会说:“你和李振西交情不错,你给他发个电报,说只要他带着部队去剑阁接受改编,就按起义将领对待。” 李振西接到裴昌的电报后,几天都不回复,裴昌会对贺龙说:“李振西本人不愿投降,但他的三十八军官兵,大部分都不想再打了,我建议派一支部队敲打一下。” 1月21日,解放军的一个团向茂县的李振西部发起进攻,李振西部一触即溃,纷纷后撤,见所部已然是毫无斗志,李振西惊惧之下,给裴昌会半天之内发去了十几封电报,内容大意都是愿意投降,让裴昌会帮他尽快和解放军首长联系。 裴昌会去请示贺龙,贺龙说:“不是说了吗,只要放下武器,就算他起义。” 当晚,李振西带着五千多残部,向解放军投诚。之后,裴昌会派车接李振西去见贺龙,贺龙见李振西低头不语,一副心事满腹的样子,安慰说:“只要投诚或起义了,我们既往不咎,你先去学习一段时间,随后分配工作。” 贺龙信守承诺,不久后给李振西安排了工作,按照起义将领对待。 裴昌会率第七兵团起义后,又劝降了李振西等其他蒋军将领,涉及官兵近十万,为四川的解放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图片:裴昌会)
1949年12月25日,起义的国民党兵团司令裴昌会受到贺龙的接见,贺龙说:“战场
酒馆茶色
2025-01-13 21:50:1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