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了,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明明在本地的亲属不少,但是却好几年不怎么来往了?现在都快成陌生了。 记得小时候,要过春节的时候,可高兴了。不仅家里过年会买一些吃的用的,父母亲还带我走亲戚串门,那个时代能多遇见一些亲人,大人聚一起吃吃喝喝,聊天说话,小孩们在一起玩,还能得到压岁钱,虽然回家后都被父母要回去,大的时候也知道压岁钱也是礼上往来,实质都是收支都差不多。 我的父亲家在朝阳的农村,父亲回老家的多,后来爷奶都过世了,二伯父也过世了,虽然有大伯父但和父亲关系不好,所以基本上不怎么走动了。父亲那时会去朝阳尚志看大姑,有时也会去虹螺县看老姑。 母亲的父母自她小时就双方离异,然后各去组成新的家庭。姥那边有3姨2舅,姥爷那边是四个舅,从很小的时候印象姥和姥爷就没带过我,也从来没亲过我。小时候母亲也从来没带我们去她的父母家,上小学的时候有些记忆,亲姥和姥爷人都很好,但亲姥不爱说话,我知道她对母亲很好,也惦念母亲,知道母亲生活过的苦,也有过一些帮助,但自身身件一般以及母亲事实被判给父亲后,母亲和姥,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多少联系,母亲小时候是和她奶奶生活的,直到初中才回到她父亲身边,所以母亲和姥有亲情,但联系的少,后来大的时候,姥还是很心疼母亲的,至于那边舅和姨,有的对我们可以,有的一般,联系的不多。 母亲父亲这边联系相对要多一些,但这边好几个舅,必竟只是有一半血源的关系,这种亲情很微妙,有的时候关系还可以,但他们也防着我的母亲,可能怕母亲和他们争财产吧。虽然 有联系,但是真正触到内心,让我们觉得对我们很亲的行为基本上没有,因为那时我们家穷,我和哥哥又都上学,虽然 学习成绩较好,但农村家庭读书生活费用很难。从小到大,虽然有联系,但从来没少体会到发自内心的亲情。父亲在世的时候,两边老人的生日都拿礼物看望,逢年过节都去拜年,家里舅结婚、老人寿宴,老人住院、孩子大学都去随礼,父亲还常去帮着干体力活。后来母亲说,给这边随的礼远远超过随我们这边的,即算我们很穷,但从来都没失过礼。 有人都说外孙子是狗,吃完就走。小时候,明显感觉自己这种一半血源和人家的两血源的,受的待遇和那种感觉是不一样,自己每次都是很拘束,很多都放不开,春节都是我们自己过。只有过完后才被通知,哪天去才能去。 2013年,父亲去世了,两边的亲属差不多都过来了,也帮着忙后事。因为父亲人缘好,活络,两边的亲属有事他都去,平时水电暖的活都会帮着去干,所以父亲过世后,两边都过来了。2013年底母亲得了重大疾病,两边走得近的姨舅也来看过,姑也来看过。2014年姥爷过世了,母亲身体又不好长居外地,这边和姥爷这边的走动就几乎停了。2015年,亲姥也过世了,虽然这个姥年纪大了,我在街头看到感觉很亲,她给我的出生时女儿作过被子,感觉到她这份感情。 其实,前几年母亲和两边比较好的姨舅还偶有联系,至于两边的孩子基本上都没来看这他们这个姑,现在这些表兄弟都大了,有的都快40来岁了,基本上都没怎么来看这个姑,甚至平时也没打电话和微信问问。好几个表兄弟,我都有微信,有时在本地一些事情上也帮了他们的忙,但是他们这些年,从来都没关注过我的母亲,慢慢地,我也不想和他们联系了。 他们现在都过得很好,但从来没给母亲打过电话,也没问过情况,甚至过年的时候,也不会来看望。慢慢地,我对这些姨舅也越来越淡了,虽然 有时他们会有一些事请我帮忙,从亲属角度我会帮忙,但平时的联系越来越少了。 或许,母亲这一辈还依稀有亲情的联系,但我这一辈,他们不联我,我也不联系他,我不知道他们这些血源齐全的表兄弟是不是联系?但我不和他们联系了。 没意思,又累。相互间有微信,一年都不会说一句话。甚至微信圈都不想点个赞了 今年我快50了,我想这大概也是我们这70后一辈的现状吧
过春节了,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明明在本地的亲属不少,但是却好几年不怎么来往了?现在
东北小生就爱江南
2025-01-15 15:18: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