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齐白石开具了一张八十元的收据,五十年后,这张收据竟被拍出180万的天

觅翠聊历史 2025-01-19 14:21:42

1956年,齐白石开具了一张八十元的收据,五十年后,这张收据竟被拍出180万的天价。   “一百八十万第三次!”随着拍卖所的锤子落下来,这张带着齐白石印章和署名的收据最终以180万元的价格被成功拍卖。   这份收据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齐白石作为中国近现代知名画家,所有出自于他笔下的作品都颇有神韵,也正因为这样,他的画作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很多人为了求得齐白石的真迹甚至不惜一掷千金,而王先生的父亲便是一名对齐白石书画狂热的爱好者。   王先生的父亲酷爱齐白石的作品,但那时齐白石的画作一作难求,他根本没有机会亲眼目睹齐白石的真迹。   因此,老人家虽然满腔热爱,却只能看一些由别人临摹的画作,久而久之,能够拥有一幅齐白石的真迹也就成为了老人的心愿。   那时的王先生是北京大学的教授,虽然他的社会地位已经足够优秀,但却依然无法得到任何能够购买齐白石画作的渠道。   然而,即便王先生已经用尽了自己的人脉和关系,所得到的也往往都是仿品,眼看着父亲的年岁越来越高,王先生更加急迫。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先生在几经打听之后终于在1956年得知了齐白石的住址,然而那时的齐白石已经有93岁高龄,早已停笔不再作画。   王先生在追求齐白石作品的这些年里,对这位大画家的性格自然也有所耳闻,他明白齐白石不缺钱,且性格古怪,不太可能轻易改变原则。   然而,看着父亲身体状况日渐不佳,王先生不忍心让他带着遗憾离世,于是决定亲自前往齐白石家中求画。   带着万分忐忑的心情,王先生等在了齐白石家门外,他不敢贸然敲门打扰,于是就只能等在他们回家的必经之路上。   不知道等了有多久,王先生终于看到了齐白石的儿子齐良已。齐良已一看到王先生,便立刻明白了他的来意,于是摆手拒绝了他。   在齐良已看来,父亲是什么脾气他这个当儿子的还是十分清楚的,当初齐白石就连大总统的面子都是说拂就拂,如今年纪上来以后更是一个说一不二的老顽童。   因此,他十分干脆地拒绝了王先生的请求,并委婉地赶走了王先生。   王先生虽然遭遇了闭门羹,但他却并没有放弃为父亲求画的念头,不久后,他又一次带着礼物等在齐府门口。   这次,他等到的依然是齐白石的儿子,齐良已看到不肯放弃的王先生虽然为他的孝心感慨万分,但却再次替父亲婉拒了王先生。   接二连三被拒绝后,王先生仍然没有气馁,在他看来,自己想要为父亲实现心愿,就势必要付出一些代价,而自己能够做的,就是让齐白石看到自己的诚意。   于是,王先生再次带着礼物来到了齐府,或许是他的坚持打动了齐良已,这次他终于如愿见到了齐白石。   看着面前年事已高却依旧精神很好的齐白石,王先生当即便流出了热泪,他直接向着齐白石跪了下来,言辞恳切地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齐白石原本下意识地拒绝作画,却难以抵抗王先生对父亲的一片孝心,沉默良久之后,他轻声问道:“你能出多少钱?”   王先生一听齐白石的这句话便知道这是他松口的表现,当即便直接表示只要齐白石能够实现父亲的心愿为其作画,自己倾家荡产也愿意。   看到这样的反应,齐白石十分满意,他当然不是真心想要那百万报酬,他只是为王先生这幅赤子之心所感动。   画作很快便完成了,最终,齐白石接受了王先生的80元作为酬金。   收到钱后,齐白石贴心地为王先生开具了收据,他在收据上不仅写明收到的钱数,还将自己的署名以及印章一一附上。   多年以后,王家后人在整理物品时发现了那幅画和收据,这个收据背后的温情故事才终于得以被人们知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