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皆由脾胃衰,一个奇效良方,健脾胃、补元气、防疾病、延衰老

神希园 2023-11-10 15:45:38

中医自古以来就对脾胃十分重视,无论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还是《脾胃论》《慎斋遗书》,都认为脾胃在人体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人们曾用“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来形容一个体弱多病的人,而这个“后天失养”的关键就是在于脾胃。

虽然说,在中医领域里,脾和胃是两个不同的脏腑,但是二者不仅在经络上属于表里络属的关系,而且,二者在功能上既有共同的部分,也有相反相成的部分,因此,中医时常将脾胃作为一个整体。而脾胃的功能,不仅扮演着人体后天之本的角色,还是人体气血生化的源泉,由此可见,脾胃之于人体生命健康,意义重大。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吃吃喝喝,然而所吃所喝的东西,并非每一样都符合脾胃的胃口,因此,饮食方面带来的刺激,都会直接和间接的伤害人体的脾胃,久而久之,难免就会出现脾胃虚弱,人体的脾胃一旦虚弱,这样人体的气血化生就得不到足够的供给,于是乎,轻则出现亚健康,重则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

《黄帝内经》说,“阳明脉衰,面皆焦,发始白”,揭露了人体的胃经脉衰是人体衰老的开始。《黄帝内经》又说“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溉四旁者也”,倘若脾脉一虚,那么“四旁”就会跟着虚了。因此,作为脾胃学派的创始人李东垣不无感慨地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所以说,好好保养脾胃,以免脾胃受到伤害,显得多么重要。

脾胃虚弱,既会容易衰老,又会容易生病,所以,养好脾胃少生病变成了人们迫切的愿望。而对于脾胃虚弱,不仅仅有食疗药膳,还有奇效良方。对于养好脾胃的经典方药中,有一个奇特的方子,既可以做成食疗药膳,又可以变成奇效良方,它就是被清代乾隆皇帝推崇的八珍糕,而且在清宫广为流传。

而这个奇效良方就是八珍糕,又名八仙糕、八珍粉,最早是出自明代医学家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全方主要使用的中药有“人参、山药、茯苓、芡实、莲肉各六两”等五味,而用到的辅料有四味,“糯米三升,粳米七升,白糖霜二斤半,白蜜一斤”。看上去这里一共用了九味,为什么又叫八珍或八仙呢?实际上,是因为在古代制作成药的时候,蜂蜜一般没有算到中药里面去。

而清宫御膳八珍糕,在《外科正宗》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而且版本也很多,比如有用“茯苓、芡实、莲子、苡仁、山药、扁豆、麦芽、藕粉”八味的,也有用“茯苓、白扁豆、莲子肉、薏米、怀山药、芡实、山楂、麦芽”等八味的。但是无论如何调整,八珍糕的核心依然没有变,那就是健脾消积、增补元气、预防疾病、益智安神、延缓衰老、强身健体。

无论是《外科正宗》,还是清宫秘方,八珍糕都是脾胃健康的守护神。八珍糕虽然是围绕“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身体疲倦,面黄肌瘦”的人群而设,但是它对于衰弱高龄的老人、先天不足的幼儿,还有那些身染重病的患者,病后虚弱,长期腹泻以及长期被亚健康困扰的人群,都非常适用。而且女性常吃八珍糕,不仅防病养生,还能美容养颜,但是需要记住的是,孕妇却不适合使用八珍糕,切忌切忌!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31 阅读:4759

评论列表

ALAN

ALAN

3
2023-12-12 10:47

我在吃,看疗效

luo

luo

1
2023-11-11 14:05

名医名咀,你说脾最重要,他说肾最重要,还说肝最主要,那心,头呢?哎呀!我是搞不清。

Cetus!

Cetus!

1
2023-11-11 20:25

⼈只有被逼上绝路了,才会有办法,没上绝路以前,不是没想到 办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做。—《许三观卖血记》

参考古方几千年说不出步骤低能不

参考古方几千年说不出步骤低能不

1
2023-12-14 17:58

😊

K_ristella

K_ristella

2023-11-11 13:11

这个奇效良方听起来确实不错。脾胃是人体的根本,如果能够保持健康,自然能够防止许多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