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褚书记的钱包?

今西安 2024-04-28 10:36:37
落马整整一年后,陕西韩城市委原书记褚锦锋在最近几天突然又被热搜推上了前台。

2023年3月16日,陕西省纪委监委官网“秦风网”发布通报:陕西省果业中心党委书记、韩城市委原书记褚锦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陕西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位褚书记,论级别在如今遍地“老虎”的官场,也就算个小苍蝇,但由于不久前陕西省纪委监委披露其贪腐细节的文中,一句“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于一身的腐败典型”的“高规格”评价,让他瞬间出圈,一下混出了比诸多“大鱼”都高的关注度。褚锦锋于去年3月中旬被查(图:秦风网)关于褚锦锋的违纪细节,除了一般落马官员的通报中都会出现的“严重违纪违法”、“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缺失”之外,还有一个“结交政治骗子”。据透露:褚锦锋在韩城任市委书记期间,被骗了500万。

秀啊,太秀了。

01据陕西省纪委监委官网2024年4月发文披露:2018年4月起,褚锦锋升任韩城市委书记。当年7月在北京,韩城当地一企业老板向褚锦锋引荐了一个人。此人自称“在中央某机关工作”、“认识大领导”、“可以为褚锦锋职务晋升上提供帮助”。

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职务晋升”在政坛永远是不会过时的香饽饽,对官员的诱惑极大,褚书记也不能免俗。双方很快就打得火热,甚至一度发展到了彼此称兄道弟的程度。褚锦锋(图:中国新闻周刊)从2018年8月起,此人便以所谓“活动费”为名目,数次向褚锦锋索要超过500万元的巨款。褚锦锋有求必应,来者不拒——当然,他自己是不会掏腰包的,这笔钱大部分来自于挪用韩城市某市属国有企业的公款,小部分来自另一位曾在韩城承揽过绿化工程的私人老板的口袋。不仅如此,褚书记还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授意组织部门伪造入党申请书的日期、职务等,将引荐人和出资人都发展为预备党员,甚至给这个骗子的女儿在韩城安排了工作。

褚锦锋身为领导干部,理论上应该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居然能幼稚至此,轻易就被人骗走了几百万。这一波啊,还真不是敌人太狡猾,就是我军自己太无能。官员从政最硬的倚仗,不是贵人而是规章;官员立身最大的圈子,不是个体而是人民。也不知这点政治常识和鉴别能力都没有的他,是怎么坐到这么高的位子上的。

2020年8月,那位“认识大领导的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在北京被警方抓获,一年后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褚书记心心念念的那块“职务晋升”的大饼,到头来都馊了他也没能吃到嘴里。

画的饼落了空,欠的钱还是得还,褚书记弥补挪用公款的手法毫无新意,就是最老套的“拆东墙补西墙”,一边向西安某商业运营公司法定代表人索要了430万,一边“忍痛”拿出了自己之前收受他人的300万。同时还不忘帮自己“洗白”:在2021年时,他先后两次“主动”向陕西省纪委监委说明情况,声称自己与此人交往,是“为韩城光电产业争取资金”、“二人并无经济往来”。

褚锦锋被中纪委点名“盲目举债、铺摊子上项目”

(图:中纪委国家监委官网)

褚书记傻,纪委可不傻,他拙劣的谎言很快就被戳破了。2023年3月中旬,褚锦锋被官宣落马。同年9月,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痛批褚锦锋“盲目举债,铺摊子上项目,产生巨额政府性债务”,将其列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移送检察机关依法起诉。

今年4月,陕西省纪委监委又发文曝光:褚锦锋自2016年上任韩城市长,就不顾当地财政实际承载能力,严重脱离发展实际,盲目上马大量项目,将党中央的部署要求抛之脑后,甚至不惜违纪违法,以牺牲长远利益换取短期利益。仅一个“黄河生态渔业示范基地”项目,就造成高达1.1个亿的国有资产损失,给当地留下极其沉重的包袱。

如今,褚锦锋已经落马,未来如何,法律必将给出公正的裁决。只是苦了韩城的老百姓,还得给他整活出来的这么一个巨大的财政黑洞还债。

褚锦锋被查后,写了一份洋洋洒洒的“忏悔书”,称:“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党员、主政一方的市委书记,盲目结交‘政治骗子’,称兄道弟、跑官买官,确实匪夷所思,连我自己回过头来都百思不得其解,但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我跑官被骗的事情败露之后,整日惶惶不安,知道自己已是釜底游鱼,事业即将终结。我时常在梦中惊醒,在黑暗中哭泣,血压飙升,整个人失了形,就像掉入了井中的困兽,无力挣扎。”

晚了!汽车撞墙了你知道拐了;股票涨了你知道买了;大鼻涕流嘴里你知道甩了;犯错误判刑了,你知道悔改了?

022024年4月23日下午3点,四川泸州江阳区法院第十审判庭结束了一场持续5个半小时的、因一起诈骗案引发的合同纠纷案的庭审。

这起民事诉讼案很特别:被告有三位,腾讯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互联网巨头网易、以及一位81岁的老人童某荣;而原告多达29位,均为个人。这些原告几乎都和一个叫“童敏”的人有关系,其中包括她的亲戚、同学、朋友,甚至还有她的母亲。那位名列被告的童某荣,则是童敏的父亲。童敏(图:封面新闻)太长不看版就是:童敏的妈妈联合一众亲朋好友,把童敏的爸爸告上了法庭。而本案真正意义上的被告人童敏,已经死了快3年了。

这起堪称三观粉碎机的案件最早可以上溯至2017年,时任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天立国际学校小学段校长的童敏,利用其校长身份以及从教多年在当地积攒下的良好口碑,对外宣称“可入股天立幼儿园、天立培训学校或天立后勤配送公司”,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连续四年诈骗学生家长、亲朋好友以及学校教职工等人的财物,涉案金额总计超过5000万元之巨。

更令人瞠目的是:有5000万在手,童校长既不住豪宅,也没买豪车,而是把这些钱全砸在了网易旗下的一款网游《大唐无双》里。这5000万,帮童敏在虚拟世界里立起了小有名气的“才貌双全白富美”人设,这个人设的背后,则是无数人辛辛苦苦攒了半辈子甚至一辈子的家底:

童敏母亲卖房给自己留的120万养老钱;

童敏身患癌症的舅舅的30万手术费;

童敏两个妹妹近300万的存款。

......

一直到2021年5月31日,才渐渐有受害者意识到了问题并报警。6月7日,泸州市公安局江阳区分局认为“确有犯罪事实发生”,对童敏涉嫌合同诈骗立案侦查。而童敏骗钱时脸不变色心不跳,却没有胆量收拾自己造成的烂摊子,还没等警察上门,就投江自杀了。

童敏作为犯罪嫌疑人被确认死亡后,案件也就变成了“死案”,当地警方随即按照相关规定,宣布撤案。

泸州市公安局江阳区分局开具的《撤销案件决定书》

(图:封面新闻)

警方的做法合规合法,但对于那些几乎被骗空家底的受害者,这样的结果是完全无法接受的。童敏死后,她的个人账户上只剩下几十万元,根本填不满5000万的大窟窿。无奈之下,以童敏母亲为首的29位受害者,才把童敏父亲、财付通和网易一起告上了法庭。现在庭审已经结束,法院并未当庭宣判。

这起案子的离奇之处就在于:诸如“沉迷网游花光XX万”之类标题,这些年来并不少见,但当事人多是年幼无知的未成年人和涉世不深的青少年。而本案的主角童敏,却是一个已经40多岁的成年人,并且还是一位校长。

在大众的心目中,“人民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是承担着“教书育人”、“传道受业”的重任的。然而,我们把国家的未来交到这样一个沉迷游戏不能自拔、把亲朋好友骗得倾家荡产、最后面对法律的追究一死了之的一个全无担当的诈骗犯手中,又怎么能指望这样的人引导孩子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呢?

作为校长,童敏其人,我们在她身上找不出一丝“为人师表”的使命感。或许在她的潜意识里,她也从来就没把“校长”这个头衔当成是什么责任和义务,而只是一种方便自己骗钱的工具而已。

所以说,并不存在真正高尚的职业,只有真正高尚的人。

同样是校长,张桂梅女士一辈子都全心全意扑在教育事业上,十几年间帮助近两千名贫困女孩考上大学、走出大山,被评为“时代楷模”;童敏却是不务正业、误人子弟,甚至连自己的至亲好友都不放过,满脑子想的只有如何从他们身上“揩油”。

我们希望此案的受害者最后都能追回——哪怕只是一部分的——损失。也提醒一下某些教师队伍里的害群之马,别让自己的龌龊拖累了这个伟大职业的口碑。

034月22日,北京市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证实:网友“是小冰心啊”确为该所律师,姓董。同时,上海市律师协会也公开回应:已关注此事,会依法依规核实情况后处理。

女律师的“擦边舞”视频(图:网络)这起事件的具体来龙去脉,起源于前段时间,有一位独立律师在网上发贴,吐槽底层律师生活的不易。结果,那位网名“是小冰心啊”的董姓女律师在底下回复“去做擦边直播吧!我律师收入5千,直播收入2万,没直播,我在上海根本活不下去。”

刚开始没几个人真当回事,但有带福尔摩斯照着“是小冰心啊”这个ID按图索骥,结果发现,嗯,是真的,人家说到做到,很多视频平台都留下了这位董律师“热舞”的身影。当然,她在这些视频里的打扮普遍也都,嗯,怎么说呢,就那个,很大胆吧。

总之结果就是,董律师火了,一边狠狠地又收割了一大波粉丝,另一边,也有很多人尤其是同为律师的人士对她的所作所为提出了质疑,甚至谩骂,说她“在给律师这一行业抹黑”。

舆论的重压之下,董律师不得不在网上公开发布视频道歉,称自己“只是在开玩笑”、“没有任何鼓励擦边的意思”,但同时,她也坚决否认自己发布的视频涉嫌“色情”、“擦边”之类内容,说这只是一种“新颖的普法手段”。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董律师也有苦衷:很多像她这样初出茅庐的年轻律师,经验浅、没名气,根本接不到案子,而没案子会直接导致挣不到钱,实在没法子,只好搞一些比较“非常规”的手段来吸引流量。而事实证明她确实也成功了,“是小冰心啊”如今在视频网站上高低也算个小网红,“擦边舞”真的帮她拿到了不少打赏和行业资源。

董律师的视频擦边与否,其实业内人士早有定论,据某知名律师所言:“她的表演确实不属于淫秽色情表演,所以不存在刑事违法。”但不违法,也并不代表这件事就一定能为社会所认同和接受。

《合伙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中的相关内容

(图:网络)

董律师引发争议甚至遭到人身攻击的最根本原因,其实也与“擦边”无关,而在于她的这些操作违反了“基本法”。《合伙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律师不得从事其他任何经营性活动。说白了就是律师只能老老实实干法律服务的本职工作,不允许兼职。董女士业余时间当当网红跳跳舞没什么不可以,但是把“网红”和“律师”这两个身份绑定,再加上她接受了来自网友的可以直接变现的“打赏”,那就相当于她有了律师之外的“副业”,而这是违反规定的。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事件发酵后,对董律师口诛笔伐的基本都是法律圈子里的人,因为他们明白:干这一行,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平心而论,就“女律师跳擦边舞”这个事件本身,纵然董律师的做法确有不妥之处,但也很难过分指责她什么。

实际上,董律师的背景、能力,都可以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她当年是她们县的高考文科状元,本科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一个月就通过了法考......然而这些“硬货”都无法改变律师行业“越老越吃香”的“潜规则”。事实就是如此:董律师有如此之多的光环加身,她在上海一个月也只能拿到“根本活不下去”的5000块。

老老实实拿5000的死工资,和稍微擦擦边拿两万,你就说换成你,你怎么选?

而类似的事件也不仅仅在律师界才有,格力老总董明珠曾怒斥她的秘书孟羽童,说她只想“借助格力这个平台成为一个网红”。但问题是:人家当秘书一个月只能拿一万,当网红一个代言就十几万。既然现状如此,你有什么理由阻止人家去挣更多的钱呢?

董律师“擦边”视频的爆火,真正带来的隐患是以后很有可能会有更多的年轻律师有样学样,加入“擦边”的大军,结果造成很多有实力、没名气但又不愿玩“骚操作”的律师生存更加艰难,乃至被彻底挤出圈子,失去饭碗,从而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最终使得整个网络环境乌烟瘴气、彻底崩坏。

凭自己的本事吃饭,无可厚非,但有些底线,是必须要守住的。

04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4月26日3时32分与空间站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5时4分,3位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顺利进驻“天宫”,中国空间站实现第四次“太空会师”。

神舟十七号与十八号的六位航天员在“天宫”内合影

(图:中国青年网)

神舟上天对于如今的中国人早已是“常规操作”,不算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新闻。不过,此番“神十八”的成功发射,还是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此前从未接触过的全新内容,引发了大众的浓厚兴趣,比如: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翻译成人话就是“太空养鱼”,这也将是中国首次尝试在太空培养脊椎类动物。

消息曝光后,立刻秒速冲上热搜,网友们纷纷高呼:“在天上种菜已经过时了,现在要在天上养鱼了!”

不过,在地上养鱼容易,在天上养鱼可就是另一回事了。地上养鱼是为了观赏,天上养鱼则是一项严谨正经的科学研究。

就拿养鱼的品种而言,就不是随便什么鱼都能享受到“上天”的“殊荣”的。据报道,本次太空养鱼的主角是斑马鱼,与它“搭班子”的水草则是金鱼藻,都是经过严格考核后才“中标”的。

选择斑马鱼的原因,是因为它有体型小、生命力旺、繁殖力强等优点,和人类的身体有一些相似之处。所以,在太空养斑马鱼,研究它们在太空中的身体状况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并应对人类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例如,微重力可能会影响斑马鱼的骨骼发育和肌肉功能,导致其形态和结构发生改变;太空射线可能损害斑马鱼体内的遗传物质,进而影响其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等等。空间站中的斑马鱼(图:央视网)而“太空养鱼”的终极目标,则是帮助人类在太空中打造出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如果未来人类真的要大规模进军太空,甚至在太空安家落户,那么“太空养鱼”的实验数据,就是实现这一计划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反过来,“太空养鱼”、“太空种菜”的实验成果,也可以为地球上的渔业和农业带来全新的启示和发现,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还能帮助人类在生物学、医学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找到新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途径。

总结一下就是:“太空养鱼”不仅是一项科学实验,更是在为人类探索宇宙、拓展生存空间探路。

当然具体情况如何,就得等实验正式开始才能知道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