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诗《过窑头》石刻三十三村冠寻源望古榕土风多酒肆民业半茶农…康熙岁贡

清朝名诗《过窑头》石刻 三十三村冠 寻源望古榕 土风多酒肆 民业半茶农…康熙岁贡生广东新会·胡方佳作 过窑头 三十三村冠,寻源望古榕。 土风多酒肆,民业半茶农。 溪尾破篱屋,门前远寺钟。 弟兄任昉子,葛帔出相逢。 ——清朝康熙岁贡生,广东新会·胡方 收录于岭南文库,广州河南各乡历史文化掌故珍贵志书《番禺河南小志》 海珠瑶头古名‘窑头’,产陶得名,特此制作清代名诗《过窑头》红绿石刻字两款,纪念佳作 胡方(1654—1727)字大灵,自号信天翁,学人称金竹先生、广东新会金竹冈村人、康熙岁贡生。讲求理学,教人以力行为主、四十后杜门著述,卒年七十四。著有《周易本义注》六卷《四子书注》十卷《庄子注》四卷《鸿桷堂诗文集》六卷。集中《谒白沙祠》诸作及《白沙子论》,具见渊源所自 《过窑头》收录于《鸿桷堂诗文集》 清史文载:方敦崇实行,处道学风气之末,独守坚确。总督吴兴祚闻其名,使招之,方走匿,不能得也。事父母,色养靡不周,而心常如不及。遇有病,忧形於色,药必尝而后进。夜必衣冠侍,未尝就寝。及居丧,藉草宿柩旁,三年不入内。先人田庐,悉以与弟,授徒自给。族姻不能自存者,竭力资之。有达官赍重金乞其文为寿,不应;吏慑之,不应;家人告以绝粮,不应。乡曲子弟偶蹈不韪,有原就鞭扑,不原闻其事於方者。四十后杜门著述,所居曰盐步。元和惠士奇督学粤东,闻方名,舣舟村外,遣吴生至其家求一见,急挥手曰:“学政未蒇事,不可见!不可见!”出吴而扃其门。士奇乃索所著书而去。试事毕,仍介吴生以请,则假一冠投刺,至,长揖曰:“今日斋沐谢知己。方年迈,无受教地,不能执弟子礼。”数语遂起。惠握其手曰:“纵不欲多语,敢问先生,乡人谁能为文者?”答曰:“并世中无人。必求之,惟明季梁朝钟耳!”士奇遂求梁文并各家文刻之,名曰《岭南文选》。既而疏荐於朝。士奇尝语吴生曰:“胡君貌似顾炎武,丰厚端伟,必享大名。”卒,年七十四。康熙年间状元李蟠《岭南书风》有诗咏胡方“堂堂金竹希贤圣,书爱端芳不受圆,真草若从前代取,停云应许与随肩”。说明胡方书法与明朝大文豪文征明似。然楷书有异趣,文氏起笔多尖,胡恪守中锋,文氏字扁,胡氏字长,章草较今草尤胜,沉雄奇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