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最好的学科组合是什么呢? 肯定是物化生啊! 那为什么要物化绑定呢?我觉得从两个角度来讲。第一个就是没办法,为啥呢? 因为学校规定。从去年开始,到今年,您会发现很多学校的要求是,如果不是物化绑定,您想报考医学,对不起,报不了。好多学校要求必须强制性最低是物化绑死,现在大部分都是物化生绑定。甚至很多医学校要求物化生,不是物化生都报不了,化地、物化地都报不了。 所以,对于学校的报考来讲,如果不是物化组合,或者说是物化生组合的话,对于很多学校的报考,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学校要求物化生绑定,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从学科特点来讲,从我的个人解读来说,从物理、化学、生物都讲一讲。 比如单纯从物理来讲,其实物理这个学科,对于我们学医的来讲,并不是特别重要。为啥呢? 因为你会发现,举个例子,学临床,大学的课程里边,除了像影像、临床相关课程,包括像放射这种学科,可能要学一些物理相关的课程之外,大部分学科基本上不怎么学物理,物理相关的课程也有,但是学的是皮毛,很少很少。 但是从我的角度,我的理解是,为什么学物理,很简单,是一个空间构造能力。我们从初中开始学物理,物理里边有很多讲究空间构造能力,包括推理能力。 举一个很简单例子,有些病人体内长了一个不太好的东西。人体是一个立体性的东西,如果只是单纯地记忆一些东西,或者看一些平面上的东西,很难在脑海中形成这种立体直观感觉。要是简单的,像看个感冒发烧可能还好,但是如果涉及到动手术,您会发现人体很多东西,不可能说把身体全部打开,然后里边全扒拉,那不现实,对吧? 现在很多微创手术,在做手术之前就应该知道,一看片子,就知道这个病人哪个位置、哪个器官、什么位置大概长了一个什么东西。 您说作为一个文科生,会有这种空间构造能力吗?很难,很弱,因为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讲,长久以来的学习思维模式,很难涉及到这块东西。但是对于一个理科生来讲,经常接触这个东西,尤其是跟物理相关的物理空间构造能力。 所以我觉得对于物理相关来讲,尤其是将来想要去从事外科,甚至成为一个某个领域,比如神经科、外科等学科的话,没有物理这个能力是不行的。这是我个人对于物理的一个理解。 第二个是对于化学和生物。对于化学来说,很好理解,要知道医学从发展到现在,临床学也就 300 多年历史。如果感兴趣,家长可以去看一看医学的发展。最开始很多都是伴随着各种实验成果来的,很多是化学实验成果。医学发展到现在,哪个东西能离开化学?包括药物,比如药物学院、药物,像我们做的化疗,包括一些药物治疗、一些数据分析。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涉及到一些化学相关的。 在大学课程里边,也有像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等,跟化学相关的课程比较多一些。所以我觉得化学对于一个学医的人来讲,是必须要接触,而且要长期不断地去学习的。 生物就更好理解了,人本身就是一个生物个体,要学那些基因、胚胎、细胞等等,这些东西都是跟生物相关的。所以我觉得,对于一个学医的人来讲,比如学历史、政治、地理,严格意义上来讲,如果单纯从学习能力、记忆上来讲,学医没有问题,但是要知道学医的学科特点。包括遇到的病人的情况来讲,没有这种能力的话,对于一个文科生是不适应的,也发展不起来。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讲,学医必须要求物化生。 第三个情况,以逻辑思维能力来讲。文科生的大部分逻辑思维能力是以记忆背诵为主。我这边接触过很多文科生,他们记完东西,比如历史,这个时间都记得很长时间,过了可能几个月以后就会忘了一部分,记的东西越多,忘的东西记得越快。 但是在学医的过程中,也需要背大量的专业名词。所以有人说,文科生擅长背诵,那学医是不是就很有优势?肯定有优势。 但是,要知道学医的本质不是单纯为了让您去记忆,本质是为了让您去治病。病人不可能照着书本去生病,在书本上学一个病症,遇到一个病情大概会处于什么病症,但是这个病人不一定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比如发烧,有些人发烧到 38°就抽了,有些人烧到 40°、41°还没事儿,活蹦乱跳。 在这种情况下,没办法。所以说,这一定是需要大量的理解、推理归纳、实验总结,包括搭建一些数据模型。这些东西,作为一个文科生,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很少接触过,但是理科生长期以来都是这么过来的。 所以我觉得从学习的思维模式来讲,也比较适合理科生。
学医最好的学科组合是什么呢? 肯定是物化生啊! 那为什么要物化绑定呢?我觉得从
岚岚看商业
2025-02-05 23:13:21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