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得如此之快,鄱阳湖水位连续大降,都快跌破10米水位了,不得不说,这真的是有点难维持下去了。
当然,如果经常了解鄱阳湖的朋友,也应该知道,这事情似乎在变成“常态化”一样,的确这事情还得理性看待,但是,对于鄱阳湖未来的变化,还是令人比较担忧的。
不少人依然在讨论关于鄱阳湖水利枢纽或者说鄱阳湖大坝的修建,还是充满了期待,但是这个问题争议性依然较大,下面就先来看看水位的问题,再来说明一下大坝的事情。
快跌破10米,鄱阳湖水位大降的确,对于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来说,这样的变化的确令人比较担忧。因为鄱阳湖的改变在未来可能会更加严峻。
而从最为直观性的说明就是来自气候的影响较大,在2022年的时候,不少人也看到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我国长江流域遭遇了干旱的影响,鄱阳湖直接变成了“鄱阳沟”,不少人还在鄱阳湖去捡鱼了。
所以,如果未来气候变化执行下去的话,那必然是可能受到更加严重的影响。
只是从2023年的综合性情况来看, 相比2022年要好很多,但是水位依然是难以保住。按照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监测指出,在11.19时段,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10.52米,而通江水体面积缩小为893平方公里,而在11.20时段,通过水位变化的情况来看, 也是在继续下降,真的快跌破10米了,已经维持不住了。
所以,鄱阳湖持续这种状态下去,那必然湖泊面积也将会更小。那这到底正常吗?
上面说了,气候变化能够带来鄱阳湖的湖水面积减少,会影响降雨的发展,但是从短期的情况来说,鄱阳湖水位的变化也算是符合季节性的发展,本身秋冬季就是雨水较少的季节,没有强大的水支持,那必然也会出现水位妲己哪个,这是趋势。
而且,这一波数据统计显示,相比去年同期来说,容积还是多了12.1亿立方米,也说明了比去年还是好一点。
但是,其实有这样的一个说法,那就是来自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江西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戴年华介绍,在一篇“鄱阳湖提早进入枯水期!台风“杜苏芮”能解鄱阳“渴”吗?”的消息之中提到的。
通常湖泊水情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但鄱阳湖较为特殊,属于过水性、季节性、吞吐性的浅水草型湖泊,因此湖泊可能发生演变,这意味着鄱阳湖未来可能会消失,但也会形成新的湖泊,比如人工拦截后形成的万安水库、庐山西海等。
也就是说,未来鄱阳湖可能彻底变没了,所以,如果真的有一天变成了鄱阳沟,或者说直接消失了,那也完全正常。
但从已知的本质情况来讲,可能更多的是关于鄱阳湖现状的维持,所以,在水位连续下降之下,更期待的是修建一个鄱阳湖水利工程,或者说修建一个鄱阳湖大坝,然而呢?这个问题一直是争议性的问题。
的确,每次站在关于鄱阳湖水位下降的时候,都会有人提到这个事情。但是几十年以来,其实关于鄱阳湖修建水利枢纽或者说大坝,一直都在争议之中。
支持的人理由很简单,带来的好处也很多,例如:
改善湖区242万亩晚稻灌溉条件,提高约31.7万亩新增灌面的灌溉保证率,为湖区粮食安全提供水源保障。
可扩大湖内定居性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面积,改善其生存条件,增加渔业资源。
维持,改善湖区的河道,增加枯水期航道水深和航道宽度,新增深水岸线等等。
这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一样,好像都是大好事情。
但是在改变这些的背后,最为关键的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修建了,肯定会影响生态系统。没错,也就是因为生态的问题,这个争议一直没有结束,这也是改变鄱阳湖修建与不修建的问题之一。
这个说法的确也没有问题,只要修建了鄱阳湖水利枢纽,肯定会影响鄱阳湖周边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这个没有什么说明的。
就如挡长江江豚和的鱼类生存迁徙,从根本上改变候鸟、底栖生活等所依赖的生态动力机制等等,所以,你要说不影响,那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方面的说明,然而,也就是因为这些问题,导致了鄱阳湖的水利枢纽修建争议了近21年了,结果仍然是“没结果”。
所以,到底该不该修建,未来可能这还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主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太多,同时,最为关键就是看修建这个工程的利弊问题,到底是谁大一点,那也才算是说得过去。
所以,关键就是支持与不支持的人能否找到一个关键的点。
你还别说,还真的没有,上面大家也看到了,鄱阳湖是属于过水性、季节性、吞吐性等特点的湖泊。
如果没有持续性的水源补给的话,那肯定只会没有水,而鄱阳湖的水源主要来自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江河及博阳河、漳田河、潼津河等区间来水,这些河流水多了,那水位肯定就高了。
只不过,很多人可能会说, 加大三峡水库放水就行了,真的可以吗?那也只能带来一会的效应,就算是出现了“所谓的江水倒灌”,很快又会消失的,因为水关不住。
所以,的确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说难听一点,鄱阳湖就完全是依靠降雨与不降雨来维持变化的,那也就印证了上面的一件事情,未来如果气候变化还是得不到解决的话,鄱阳湖的改变可能会因此进一步发生改变,所以,解决气候是关键。
当然,站在全球范围来讲,也并非我国的鄱阳湖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连亚马逊河在气候变化之下,都出现了水源巨变的情况,可以想一下,全球的气候变化就是全球性的影响。
所以,经常看到很多人将鄱阳湖的问题归咎于三峡水库,那真的是错了,误解了,不要再这样说了。
赏月君子
陕西关中从九十年代开始,所有河流都筑坝拦水,摧毁了生态湿地系统。儿时的河水鱼蛙等等都没有了,而且地表温度升高了五、六度,起尘雾霾多了。大自然会报复的
babanihaomama
下降后,这么多空地,可以种青菜[呲牙笑]
babanihaomama 回复 11-23 13:50
哥哥,这是湖呀,夏天又涨满水的呀,,,,
舞随心动 回复 babanihaomama 11-23 21:00
吊角楼啊
千里快哉风
在你们还在争论的时候鄱阳湖已经没有了
來卟及う囘頭
查一查所谓的专家是不是日本渗透过来搞破坏的。
用户14xxx62
鄱阳湖不修大坝,可以摸鱼,
用户92xxx90
顺其自然吧
用户92xxx90
水主财,说明大家口袋真没钱了
月月是故乡明
建什么大垻,向下深挖二百米你看有沒有水!
爱佳时代窗帘
长江中下游几大湖都存淤泥堵塞提高河库水面减小调节长江水量的作用明显降低,挖清淤治标不治本,这几大湖都应该建立都江堰的工程,把几大湖变成类似于成都平原的平原,把湖变成良田,通过类似都江椻的工程,把长江水引向别一个洼地,成为一个新湖,来起到调节长江水的作用,减少长江的洪灾。
用户10xxx80
建大坝水肯定溢出,上游又是搬迁又是建堤坝,久了一样会淤积泥沙,还不如挖,清淤。
大鷹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鄱阳湖作为一个长江中上游的泄洪缓冲区,存在是必要的,一但有今年黑龙江那样的大洪水,鄱阳湖的调蓄功能便表现出来了,不怕万一,就怕一万。
笨笨熊
现在全国的降雨带北移是不争的事实!北方年年洪水泛滥,南方这几年干的很!
镜花水月
持续清淤适度,把清淤的泥科学的填加到长江里,把适度台高长江水位和加深鄱阳湖平衡起来,使鄱阳湖在上游来水大幅减少的清况下,可以由两水倒灌来保持鄱阳湖最低的水位。长江上游的水库已经造成了长江洄游鱼类的生态危机不要再加重了!!!
镇倭将军
最好是修大坝,丰水期开闸,鱼类可以自由进出,枯水期关闸蓄水
优雅小居士 回复 11-21 12:48
枯水期关闸,鱼到了繁殖期,不能进出有什么用。
小方
支持按历年来水文资料建挡水坝!
用户17xxx81
每年汛期上游河流带来的大量泥砂堆积在湖床,湖床会加速抬高,枯水期清淤行不行。
淡然
砖家至少吃干饭的
长老爷
希望世界退步到工业文明以前
靓丽石材
三峡大坝影响,有利就有敝
Vassago
最好是修大坝,丰水期开闸,鱼类可以自由进出,枯水期关闸蓄水
促否煞能哒娘格
其实应该修。同时湖要挖深。现在没有人撵河泥当废料了。我国好多湖都淤积严重。
培根
社会发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动物为本?很清晰的
我是你长辈
挖深比较好
León dormido
支持按历年来水文资料建挡水坝!
江丽
要修,因为这是为了鄱阳湖.
用户17xxx93
放心吧等有结果的时候已经不叫鄱阳湖了,叫鄱阳洲了
千里快哉风
如果你失去了4000km²的耕地,你可以有很多方式弥补;如果你失去了4000km²的湖泊,你可以有很多方式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