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死后没多久,他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过得怎么样?

追梦的年 2023-12-29 23:38:45

斯大林的一生是非常复杂的,欣赏他的人认为是他把苏联迅速地带入了工业化、成功抵御了纳粹德国的入侵,使苏联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这些举措令人敬佩。不过厌恶他的人则认为他为了权力让很多无辜的人枉死,手段令人恐惧。

但是谁都不能否认,斯大林是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国家之中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家庭就有些可怜。

两个儿子基本都没怎么享受过父爱,长子雅科夫在卫国战争时期被俘,后来牺牲。次子瓦西里则被斯大林撤销了职务,日渐消沉。

只有唯一的女儿斯维特兰娜得到了宠爱,然而年长之后父女也反目成仇,在斯大林死后,这个独女也叛逃了苏联,令人唏嘘。

1926年2月28日,斯维特兰娜出生于莫斯科,此时的斯大林已经年近48岁了。中年得独女,就算是如“钢铁”一般的斯大林也难免满腹柔肠。

新中国刚成立那段时间,很多国人给孩子取名都是“建国”、“解放”等,这点苏联当时也一样,大部分干部的孩子都是叫奥克佳布里”(十月革命)、“玛佳”(五一劳动节),而斯大林这位党内领袖却给孩子取名为斯维特兰娜,蕴意为“光影”,很有几分浪漫主义色彩,由此可见斯大林对这个新生命有多宠爱。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斯维特兰娜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经常看到父亲责骂哥哥,而自己犯了错永远不用担心后果。

直到1932年发生了一件悬案,给斯维特兰娜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1932年11月8日晚上,一批高级政要在克里姆林宫的大厅内庆祝十月革命胜利15周年,在宴会上斯大林与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进行了激烈的争吵,导致活动不欢而散。

然而当天深夜,娜杰日达就在卧室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究竟为何?苏联官方公布的说法是娜杰日达患有“精神病”,一时失手。不过当时斯大林夫妻感情不合,很多人都怀疑另有隐情。

不过怀疑归怀疑,都没有确凿的证据以及记录,所以此事永远是迷了。

娜杰日达的死对两个孩子瓦西里、斯维特兰娜的影响都很大,后来瓦西里迷上了酗酒,斯维特兰娜也变得叛逆。

也不知是不是出于补偿心理,斯大林由此对女儿更加好,每次吃饭必然会把好吃的先给女儿。两人的关系有段时间特别亲密,斯维特兰娜会模仿斯大林平日里的领导姿态,对斯大林发号施令。而斯大林毫不生气,还称呼女儿为“女主人”。

比如斯维特兰娜曾在信中说:我的第一秘书斯大林同志。命令你和我一道去看电影或者看戏。女主人谢坦卡(谢坦卡是斯维特兰娜给自己起的昵称)

我的第一秘书斯大林同志,我命令你这个星期天必须回家。女主人谢坦卡

斯大林的回复通常都是“遵命”二字,是不是感觉很诧异?斯大林这样权力欲望极盛的人,竟然会称呼别人为‘主人’,这也能侧面证明斯维特兰娜非常得宠。

不过斯维特兰娜始终是要长大的,一长大就会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就会与管控欲极强的父亲起冲突,这个冲突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的。

比如在斯维特兰娜十岁时,斯大林就强迫她阅读共产主义的书籍,这类思想上的书籍是比较深奥且枯燥的,对于一个衣食无忧的小朋友来说毫无吸引力,所以斯维特兰娜总是推脱不愿看。结果斯大林少见地跟女儿发了火,让她心里有些畏惧。

还比如在穿着方面,女性天生都是爱美的,斯维特兰娜也想穿新潮时髦的服饰。但斯大林不允许,他规定女儿穿衣要遮得严实,穿裙子必须要盖住小腿,腰部也要跟睡裙一样宽松,这样毫无美感可言。

到了青春期后,斯维特兰娜的自我意识慢慢觉醒,但她无论走到哪里都只会被人记住是“斯大林的女儿”,她更希望让别人记住自己的名字,走自己的路。

这些小矛盾积攒起来,让亲密的父女之间有了隔阂,到了斯维特兰娜16岁时,两人爆发了剧烈的冲突。

斯维特兰娜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40多岁的已婚犹太作家阿列克谢·卡普勒,此人是很有才华,出书写作的同时还是主旋律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的编剧,这种男人对情窦初开的少女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斯大林得知消息后非常愤怒,立马让人调查阿列克谢,结果发现对方是情场高手。于是在女儿向他征求意见时,狠狠地撕毁了阿列克谢写的情书、照片等等,并且转身就把阿列克谢投进了监狱。

其实斯大林心还是好的,只是方式过于粗暴,这也导致了斯维特兰娜此后有什么都不愿意跟他说,甚至是与他作对。

1944年,斯维特兰娜在大学中与同学格利戈里·莫洛索相恋,格利戈里也是犹太人,斯维特兰娜知道父亲绝不会同意自己嫁给犹太人,因此在不通知斯大林的情况下迅速结婚了。

斯大林知道后即便生气也无可奈何,但他坚决不承认这个女婿。

次年斯维特兰娜生下了儿子约瑟夫,又过了两年与格利戈里离婚。离婚后的格利戈里就有点惨,单位把他辞退了,家族也遭到清洗,不过因为有孩子的缘故,格利戈里本人的性命是保住了。

这时的斯维特兰娜似乎有些认命了,她开始听从父亲的话进行政治联姻,在1948年嫁给了斯大林助手安德烈·日丹诺夫的儿子尤里·安德列耶维奇。

这段婚姻是没什么感情基础的,在生下一个女儿叶卡捷琳娜后没多久又离婚了,斯大林肯定是不愿意的,但他已经躺在了病床上无力阻止。

1953年斯大林去世,斯维特兰娜最初还是享受到了不错的待遇,有别墅、有汽车。但是随着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全面否定斯大林后,整个苏联都掀起了政治运动,斯维特兰娜也是这时才知道母亲并非死于急性腹膜炎(之前斯大林的说法)。

因此1957年斯维特兰娜把名字改为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跟着母亲姓,并且写信要政府收回自己的特权。

此后斯维特兰娜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普通人生活,直到1963年认识了布拉耶什·辛格。辛格在30年前就加入了印度共产党,家庭也很富裕,两人一见钟情。

斯维特兰娜向组织提出结婚请求后,却被苏联高层拒绝,他们直言作为斯大林的女儿,应该嫁给一个俄罗斯男人,而不是印度老男人。

她这时才明白,即便父亲去世了,她也永远逃脱不了政治的漩涡,只要是在苏联,斯大林女儿这个身份会伴随她一辈子,因此她想到了离开这片土地。

此后斯维特兰娜与辛格保持着事实夫妻的关系,直到1966年辛格去世。

斯维特兰娜趁机向苏联提出要带着辛格的骨灰去一趟印度,将其撒入恒河里,苏联高层经过讨论后最终同意了。

1967年3月6日,斯维特兰娜完成了辛格的遗愿后,立刻去往了新德里的美国驻印度大使馆要求政治避难。

她独特的身份让美国人也非常紧张,美国为了避免苏联干涉,迅速地布置了飞机辗转把她接到了纽约,而她那一儿一女就被留在了苏联。

因为早已有消息说斯大林的女儿叛逃了苏联,因此有大批记者在等候,斯维特兰娜一下飞机就开始了安排好的新闻发布会,在演讲台上,她痛斥自己的父亲与祖国,把他们说成是邪恶的代表。

这让美国的新闻界非常兴奋,一时间各种《红色公主向往自由》、《斯大林女儿抛弃了苏联》之类的文章霸占了头版,让苏联气得命令克格勃暗杀她。

当然,暗杀是没有成功的,毕竟斯维特兰娜还有价值,中情局就会保护好她。

到达美国三年后,斯维特兰娜再一次结婚,44岁时还生下了一个女儿,可惜这段婚姻也没维持多久,1973年再次离婚。

说起来她的感情生活也是非常不顺利的,为了生活,她开始写书,“斯大林女儿”可是一个极好噱头,很多人也想通过她去了解苏联、了解斯大林,因此她的书卖得非常好,为她攒下了不少的积蓄,1978年还获得了美国国籍。

不过在美国生活久了以后斯维特兰娜发现这也不是她想要的,为了安全她经常需要更换住所,这里也没有西方宣传的那么自由,并且她赚来的稿费被媒体和律师用各种方式骗走,她也毫无办法。

如此种种让她开始思考,究竟自己是为了什么来美国?美国真的就有那么好吗?

想来想去最后斯维特兰娜决定付出行动,先是去往英国生活了一段时间,然后写信给苏联大使馆,希望能够获得回国的机会。

1984年11月,斯维特兰娜带着小女儿回到了莫斯科,同样有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不过这次她斥责的对象是美国,直言美国根本就没有自由,而她自己是中情局的宠物,苏联才是最优越的。

这让苏联方面高兴坏了,给斯维特兰娜和小女儿奥尔加入了苏联国籍,把她树立成了迷途知返的典型,侧面证明苏联的制度是要胜过美国的。

斯维特兰娜眼下已不关心这些了,她只想早点见到自己的亲人,在莫斯科待了4周后回到了家乡格鲁吉亚。

只是她当年的不辞而别让家乡的儿子、女儿伤透了心,一直不愿意见她。这样的结果让斯维特兰娜非常无奈,得不到久违的亲情她便在第二年就又离开了苏联。

此后的20多年里,斯维特兰娜一直隐居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南部,尽量避开媒体的关注,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是在2010年,记者问她对父亲有什么看法,斯维特兰娜沉默很久,最后说:我想要告诉你,他毁了我的一生。我这一生太沉重了,沉重得不堪倾诉,更不堪活下去。

2011年11月22日,斯维特兰娜在美国去世,死前身边没有一位亲人,长子、长女都先她一步而去,幼女则远在波兰。

斯维特兰娜的人生其实也是很可悲的,她做错什么了吗?并没有,她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而已,然而她的身份就注定了无法实现这一点。

她进行过反抗,也尝试过妥协,曾满心欢喜地以为到了美国就拥有了自由,可惜只是从一个牢笼转移到另一个牢笼。

虽然斯大林女儿这五个字看起来风光,但谁又能想到她心中有多无奈呢?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