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亲至疏是夫妻:唐代才女的冷峻思考,揭穿了男女之情的真相!

老方说老方说 2024-04-18 16:32:07

唐代女诗人李冶有首名为《八至》的诗: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言简意赅,以八个“至”字来言说她对男女之情的感悟。

东和西是说起来最近也最远的,人生也是这样。如一句话所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清溪最深也最浅,日月最高也最明,而夫妻关系其实最亲近,也是最疏远的。

至亲至疏是夫妻:唐代才女的冷峻思考,揭穿了男女之情的真相!

诗词很容易理解,如果没有最后一句,不过是很普通的诗句。但就是因为“至亲至疏夫妻”这六个字,《八至》可以千年之后仍然为男女所共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它像“东西”一样既遥远又亲近,像“清溪”一样看起来浅显易见,却又倒映万物,深不可测。

日月高不可及,两者同光,跟情有何关系呢?在李冶看来,日月是情,高和光也是情,人心中若是有情,那万事万物都为情所染。

所谓白头偕老,夫妻本是一体,为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但李冶为啥说夫妻之情又极为疏远呢?

这是过来人的体悟,事物都包含了自身的反面,情是如此,夫妻也是这样。物极必反,你们既然是亲密无间,那转头也可能是形同陌路,彼此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写出《八至》这样的诗,说出“至亲至疏夫妻”这样的话,可见诗人绝对是至情至性的人,非常勇敢,也非常有勇气。

实际上“情”本来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两个人之间有情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丝毫勉强不得。

最亲近又最疏远,反过来说,夫妻既是最疏远也是最亲近。如果没有“情”,那怎么会有“无情”?动心即有情,诗人想必也是心有所爱,对某个人动了真情。

有无一体,这是大辩证法。一往情深深几许,情到浓时情转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不知所终,一往而殆。

我们所见所闻,真要是爱到了极致,情就不会再增添一分一毫了,相反,情感会迅速转为淡薄,甚至消失不见,这本就是人之常情。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

从本质上讲,人生从来是身不由己的。世事无常,哪怕是夫妻同气连枝,荣辱与共,也不是必然能够永远在一起。

《红楼梦》里有个《好了歌》,读起来让人沮丧: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劳燕分飞,这样的事在现实中还少见吗?多少夫妻原本恩恩爱爱,有白头之约,可到底是誓约成空,各自另寻新欢。

我曾见过这样的例子,他(她)对此要么是无可奈何,要么是无动于衷。或许,人生本来各有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向往。既然原来是错缘,那为什么不能纠正呢?现代人比古人幸福多了。

《浮生六记》中的忠告。

“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这是《浮生六记》里的名言,芸娘与沈复两人情投意合,情深义重,但奈何不了生活的窘境和病患的折磨。

在芸娘因病不治,弥留之际,两人肝肠寸断,此恨绵绵,让人不由大恸,心灰意冷,了无生趣。

所以《浮生六记》劝这个世界上的男女夫妇,虽然不能彼此为难,像仇人一样对待,但也不能感情太浓厚了。情深不寿,慧极必伤,信哉斯言。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这也是有情啊。同床异梦没有滋味,伉俪情深也难持久,这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还需要命运有没有垂青于你,让你们有足够的运气从一而终。

有生必有死,有爱必有恨。生死爱恨都是人生的变化,人心易变,人情浓淡,人生聚散,也是无常。关键是拿捏尺度,有足够的智慧去维持彼此的感情。总之,首先是爱自己,然后爱别人,最后爱对方胜过爱自己,但并不以对方为依赖,如此或能有情而不为情所伤。

1 阅读:12

老方说老方说

简介:互联网创业者,喜欢分享一切有价值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