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空军飞行员王宝玉盗窃歼6战机叛逃飞往苏联,三天就被引渡回国,他的下场如何? 1990年8月25日,在黑龙江一航空兵团飞行大队训练大队停机场上,一架歼6刚完成任务缓缓落下,轮到飞行员王宝玉执行飞行训练。 只见,王宝玉一脸阴沉迅速取下私人手表交给交接的飞行员,不待对方反应,上机后战机快速起飞。 到达指定位置后他却并未按要求原路返回,反而急右转弯,以危险的百米超低空距离飞向苏联,不久即飞越边境线。 塔台多次呼叫,却没有收到王宝玉的任何回应。 王宝玉的反常行为立刻引发领导察觉,旋即电话告知上级单位,立刻收到命令通知保卫处紧密关注边防线,紧急调阅王宝玉飞行员相关材料,并要求空军大队及各级指战员马上进行妥善布置,做好任何可能的应急反应准备。 随即,上级马上召开会议商讨讨论解决对策。 空军大队所在的位置为黑龙江边陲,而邻国只有朝鲜、韩国、苏联、日本和外蒙。 首先需要确认王宝玉的目的国是哪里,歼6作为轰炸机,耗油量巨大,而且王宝玉训练时,油量已经有限,不满足飞往日本和蒙古的条件; 而朝鲜是中国友好国家,韩国由于和中国刚刚经历海上偷渡引渡事件,也不满足王宝玉叛逃飞往的条件。 那么就只能是苏联了。 尽管1989年5月中苏刚刚实现邦交正常化,但是苏联国内民主自由化思潮正大行其道,结合王宝玉日常所读的自由化思潮的书籍,估计叛逃苏联的可能性比较大。 不出所料,王宝玉叛逃的方向正是苏联。王宝玉在飞越边境线不久抵达苏联乌格洛沃耶机场,然而却发现机场故障无法降落。 于是他掉头飞往克涅维奇军用机场。 搞笑的是,老旧的苏军军用机场防空设施并未识别出该机信息。 尽管王宝玉未取得降落许可,但由于飞机燃料即将耗尽,于是选择一条军用跑道进行迫降,随后被苏军发现并控制起来。 经过调查,发现王宝玉叛逃的动机有三。 第一,王宝玉很有思想,个性很强,清高而孤僻,日常与其他飞行员乃至上级极少沟通,甚至觉得对方没水平,更有甚还公开嘲笑对方没有头脑。 自认清高的他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日常也爱看书,但是大脑受西方所谓民主自由化影响,对西方文化产生向往; 第二,由于其态度不端正,经常公开发牢骚,说怪话,心存怨恨。 因此师里在之前提干时,提拔了一批飞行中队长和大队长,但名单里并没有王宝玉,而让其误认为师部是有人针对他个人从中作梗,打击报复。继而加重其与队友和上级的紧张关系。 第三,王宝玉对其妻子随军工作安置也耿耿于怀,尽管师部已最大化照顾并对其妻子进行安置,但是由于不符合他的预期导致其始终心存挂碍。 更兼其妻子性格要强,加上王宝玉本身疑心较重,导致其夫妻沟通不畅,两人经常吵闹,尤其是争吵时妻子嘲弄没本事,从而引发他对现实更加不满,产生逃避心理。 如上种种为诱发王宝玉产生叛逃心理,并最终付诸行动的主要因素。 其实师里早对王宝玉的异常有所察觉,并重点对其进行帮扶,包括让大队飞行队员多主动和他接触,使其尽快融入集体;且随后对其妻子工作进行调整,以进一步符合其预期。 只要王宝玉深入研究飞行技术,抓好自己业务,并端正态度,他的前途就会一片光明。 但始料未及的是,王宝玉在表面上遵从师部的安排,暗地里却在进行叛逃计划。 他表面上开始融入集体,和飞行员开始打成一片并尊重上级;日常也开始狠抓飞行业务,飞行技术也取得飞快进步。 大家心里刚开始对他松一口气之时,未料这些都是王宝玉本人为其进行叛逃计划而做的伪装。 令王宝玉想不到的是,苏方经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牵头实现了与中方邦交正常化。 苏方正希望以此为契机,恢复并改善与我国的友好关系,又如何能够让王宝玉这样的事情影响大局。 随即,在8月26日中国外交部部长钱其琛,苏联外交部部长瓦尔德纳泽正式会晤,讨论王宝玉叛逃事件进行紧急磋商。 最终经过交涉,苏方积极配合中方对王宝玉的引渡问题,同时苏方配合将王宝玉叛逃驾驶的那架歼-6飞机空转回我国。 最终在数日后,王宝玉及其驾驶的歼-6飞机成功回到国内。 王宝玉回国后,立即被开除党籍、军籍,以叛国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看了王宝玉叛逃一事,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解放军叛逃空军飞行员王宝玉》
1990年空军飞行员王宝玉盗窃歼6战机叛逃飞往苏联,三天就被引渡回国,他的下场如
觅翠聊历史
2025-02-15 09:30:47
0
阅读: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