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善回应封神2遭滑铁卢《封神2》票房口碑双扑街,问题出在哪?今年春节档,电

小豆评科技啊 2025-02-17 07:27:54

乌尔善回应封神2遭滑铁卢 《封神2》票房口碑双扑街,问题出在哪?

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热闹非凡,《哪吒之魔童闹海》以超115亿的票房成绩惊艳众人。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备受期待的《封神2》却遭遇滑铁卢,口碑票房双双失利,豆瓣评分仅6.0分 ,观众纷纷吐槽,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封神宇宙”,这是怎么了?

剧情逻辑混乱,人设崩塌

《封神2》的剧情采用多线叙事,殷郊复活、姬发守城、姜子牙寻榜等故事线并行,却未能巧妙融合,显得杂乱无章,仿佛是多个故事片段的生硬拼凑。战争场面中,法术特效滥用,缺乏战略谋划,全然没有了原著里战争的紧张刺激与智慧交锋,比如“十绝阵”的对战,本应是精彩看点,却被拍成了眼花缭乱的法术展示,观众看得一头雾水。

角色塑造方面更是惨不忍睹。姬发这个角色在第一部中,是从懵懂质子成长为有抱负、有担当的西岐少主,可到了《封神2》,却变成了优柔寡断的“恋爱脑”。面对闻太师的进攻,他因担忧邓婵玉而犹豫不决,甚至想过投降,完全失去了一代明主的风采,人设崩塌严重。姜子牙呢,失去法术之后,成了一个插科打诨的喜剧角色,完全没有了封神主导者的气场。群像角色如“质子团”,第一部里他们个性鲜明,在《封神2》里却毫无存在感,沦为背景板,浪费了观众的期待。

特效“翻车”,文化内涵缺失

《封神2》投入了7亿资金,特效镜头多达9000个,可呈现效果却不尽人意。殷郊的三头六臂法相,被网友吐槽为“蓝精灵”,蓝色的身躯配上夸张的造型,不仅没有展现出法相的威严神圣,反而充满了廉价感和“光污染”,与观众心中的神话形象相差甚远。通天教主的形象和特效被指模仿《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魔家四将则像是好莱坞怪兽的翻版,西方魔幻元素的强行融入,让东方神话的韵味荡然无存。

和《哪吒2》由本土特效团队打造出极具东方仙侠韵味的特效相比,《封神2》依赖海外特效团队,导致特效呈现出“西化”倾向,像雷震子的翅膀被批为“迪士尼廉价复刻” ,传统文化符号丢失,观众难以产生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特效不应该只是技术的堆砌,更应服务于故事,传递文化内涵,《封神2》在这方面显然是失败的。

宣发与影片质量不符,过度魔改惹争议

电影上映前,《封神2》的宣发做得十分火热,主创团队四处跑路演,还利用无人机等进行宣传,提前重映第一部来预热,拉高了观众的期待值。但影片上映后,质量却远低于预期,前期宣传以殷寿、妲己为卖点,可实际他们在影片中的戏份并不多,这种宣传与正片内容的严重割裂,引发了观众的逆反心理。

剧情魔改也让很多观众难以接受。比如殷寿死后魂魄的设定,以及殷郊复活竟然吸干元始天尊法力等情节,完全脱离了封神故事的基本逻辑,对道教文化的改编也显得不尊重,引发了网友的举报和反感。

《封神2》的失败,给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电影创作者们不能忽视故事本身的质量、角色的塑造以及文化内涵的挖掘,只有真正用心打磨作品,尊重观众、尊重传统文化,才能赢得市场和口碑 。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