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正月1819係一年一度嘅“番禺钟村康公出巡”民俗活动钟村康公出巡历史

每年农历正月18 19係一年一度嘅“番禺钟村康公出巡”民俗活动 钟村康公出巡历史 康公名保裔是宋朝保家卫国牺牲的抗辽将军 2月15、16两日係一年一度嘅农历正月十八、十九“番禺钟村康公出巡”民俗活动举行日 钟村康公出巡历史 钟村康公出巡,也称为“康公出会”或“钟村出会”,是一项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民俗活动,主要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八和十九日举行。以下是该活动的详细历史和特点: 历史背景 康公名保裔:康公名为保裔,是宋朝时期的一位将军,以其骁勇善战和忠诚闻名。在宋真宗咸平三年,他担任高阳关主帅,面对辽兵入侵,保裔在危机时刻杀妻以示与城共存亡,最终因寡不敌众而为国捐躯。祭祀与纪念: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忠烈,修建了庙宇并定期举行祭祀活动。特别是在他的生日,即农历正月十八,村民们会抬着他的神像在村内巡游,以此缅怀他的英勇事迹。 现代复兴 2004年:自2004年起,钟村康公出巡得到了重新组织和资助,由钟一、钟二、钟三、钟四、胜石、汉溪等六个行政村联合举办。文化展示:这一活动不仅是对康公的纪念,也是钟村本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展示平台。活动中包括舞龙舞狮、武术表演、锣鼓八音队等,吸引了大量观众和媒体的关注。 社会影响 文化传承:钟村康公出巡被视为钟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保持和传承地方传统和民俗。社区参与:活动促进了社区成员之间的团结和互动,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现代元素融合 多元化表演:近年来,活动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如广东民俗音乐现场演奏和祈福腰鼓队的表演,使得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总之,钟村康公出巡是一项深具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民俗活动,它不仅是对过去英雄的纪念,也是对未来文化传承的一种投资。 微信AI问答 今年“番禺钟村康公出巡”活动精彩照片,康公神像领头 钟村街非遗文化 钟村康公出会 李汉杰 区级名录。康公出会是在宋朝将军康保裔的抗辽事迹和保护钟村民众的传说的背景下产生的。清代,以康公祭祀为核心的钟村十甲,把每年农历正月十八定为康公出会日,抬着主帅公像在钟村范围内巡游,直至1949年,因种种原因而停办。2004年以来,经过香港钟村同乡会、钟四村村委会,以及各方热心人士的努力,筹款重建钟四村康公古庙,成立了理事会,恢复和再造了康公出会这一民俗,使之成为钟村街的钟一、钟二、钟三、钟四、胜石、汉溪等六条行政村共有的传统节日,也是钟村乃至番禺地区民间艺术展示的重要舞台。本民俗为集体传承项目。

0 阅读:0
凡霜谈过去的历史时光

凡霜谈过去的历史时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