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乃苓,盛而不落者,昧之有也”
语芙聊文学
2025-02-19 11:06:50
🍓
保罗·肯尼迪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专注于国际关系史、战略研究与大国兴衰领域。他是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他的代表作《大国的兴衰》享誉全球,关于国家兴衰的探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而这部作品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将所有事件置放于一个整体框架中进行思考,他是第一个大胆的用丰富的素材来写作这一古老话题的作家。
🍓
他的研究聚焦于大国竞争、军事战略与经济发展间的互动,核心问题为:为何某些国家能崛起为全球强国,又为何最终衰落?《大国的兴衰》分析了从1500年以来,主要强国的兴衰历程。论述的主题是近现代即文艺复兴之后的国家或国际力量追溯和阐明而至西欧建立新君主国和全球性跨洋国家体系以来5个世纪中各大国的相互关系与兴亡盛衰。
🍓
书中。讲述了自公元1500年以来,世界上一些一流国家之间的军事和经济力量之间的综合对比。涉及到军事与国力经济发展周期等诸多问题。然而正如作者所说,它不是一本完全的军事史,也不是一部经济史。虽然副标题是“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主要探讨的是主要大国的兴衰过程,探讨了经济和军事因素如何影响国家的崛起和衰落。
🍓
有道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事物往往是盛极而衰,物极必反。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也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因为国家的国力增长速度是不同的。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往往可使一个国家获得更大的优势。他通过分析中国的明代,奥斯曼帝国,莫沃尔王朝俄国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和中西欧诸国,这些当时的权势中心的长处和弱点。
🍒
科技进步和军事竞争促进了欧洲各国。以各自的方式向前发展,那些拥有充足资源的国家脱颖而出,他们的国力超出其他国家,便想控制整个欧洲大陆。西班牙和奥地利哈布斯王朝就试图这么做。“争霸”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经济实力是军事力量的基础,而军事扩张又会消耗经济资源。因此,大国需要在军事和经济之间找到平衡。肯尼迪指出,大国的衰落通常与其军事开支过度扩张有关,导致经济负担过重,最终引发“帝国过度扩张”的问题。
🍒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一些关键国家的案例研究,如荷兰的衰落、英国的霸权转移和美国的崛起。这些案例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帮助理解大国兴衰的动态过程。
《大国的兴衰》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国际关系和历史研究著作。在前言中,虽然对这部作品略有微词。但仍然不否定其存在的意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