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多高,要打“降脂针”?大多数情况,没必要一上来就打!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降脂治疗领域迎来了一种备受瞩目的新选择——降脂针。这类药物以其显著的降胆固醇效果、较低的不良反应风险以及便捷的注射频率,让许多高血脂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然而,面对这种“升级版”的降脂方案,很多患者不禁产生疑问:自己的胆固醇水平是否适合使用降脂针?能否直接用降脂针替代他汀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降脂针:降胆固醇效果更强,不良反应更少 在降脂治疗中,他汀类药物一直是“主力军”。根据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中等强度他汀能够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25%-50%。然而,降脂针的出现,为降脂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以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为代表的PCSK9抑制剂,单独使用时可使LDL-C降低50%-70%,降脂效果显著优于中等强度他汀。 在不良反应方面,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肌肉损伤、肝功能异常以及新发糖尿病等问题。相比之下,降脂针的不良反应较为轻微,主要为注射部位的疼痛、红斑或瘙痒,整体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 降脂针能否全面替代他汀? 尽管降脂针在降胆固醇效果和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色,但目前仍无法全面替代他汀。原因在于,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保护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证据,是目前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首选。而降脂针虽然降脂效果显著,但单独使用时的心血管保护证据尚不充分,通常需要与他汀联合使用。 此外,2024版《他汀不耐受的临床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也明确指出,中等强度他汀是中国人群降脂治疗的首选策略。降脂针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他汀无法耐受的患者;二是使用他汀后LDL-C仍不达标的患者。 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降脂针? 1. 已确诊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 对于已经患有冠心病、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是那些曾经发生过急性心肌梗死或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心血管风险极高,需要更严格的血脂控制。这类患者可能需要从一开始就联合使用他汀和降脂针。 2. 他汀不耐受或禁忌的患者 如果患者无法耐受他汀类药物,或者存在他汀禁忌症(如活动性肝病),则可以考虑单独使用降脂针。 3. 基线胆固醇水平极高 对于未用药时LDL-C水平≥4.9 mmol/L的患者,如果预计单用他汀无法达标,也可以考虑联合使用降脂针。 降脂针的使用需谨慎 尽管降脂针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谨慎。首先,降脂针的长期心血管保护效果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的研究多基于与他汀的联合使用。其次,部分患者可能对降脂针产生耐药性,导致药物效果降低或血脂反弹。此外,降脂针的价格相对较高,部分药物尚未纳入医保,可能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 总之,降脂针的确在降胆固醇效果和安全性方面优于中等强度他汀,但目前仍无法全面替代他汀。对于大多数高血脂患者,尤其是没有他汀禁忌症的人群,他汀仍然是首选药物。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他汀不耐受、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基线胆固醇水平极高时,才建议联合使用降脂针。希望每位患者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降脂方案,守护心血管健康。
低密度脂蛋白3.87,总胆固醇5.39,都超标了,社区医院的医生说暂时不要吃药
【1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