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时、地利、人和”中飞起来|贵州理工学院教授陈霖周廷谈低空经济

天眼新闻 2024-05-23 10:30:48

今年全国两会提出“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省市积极响应,出台了相关规划、措施、方案等,低空经济成为热词。根据测算,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低空经济的贵州机遇的哪里?贵州如何在万亿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贵州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陈霖周廷对这些问题有深入研究。他认为,贵州对通用航空技术、产品和应用进行了可贵探索,与低空经济发展要求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发展低空经济,贵州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目前,普通群众对于低空经济的认识是无人机送货、空中汽车。在你看来,低空经济究竟是什么?

陈霖周廷: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到发展低空经济,具有标志性意义。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其主体是低空飞行活动,其作用是辐射带动,该经济形态既为低空航空器及其运营作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又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低空经济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陈霖周廷:具体可以从4个方面来看,一是运营作业的可达性高,能有效回避复杂地理环境、地面交通条件等限制,可适应的任务场景较地面运营作业大幅增加;以空地结合方式,可大幅提高环境和任务的适应性。

二是运行效率高,以航空器运行路径短、速度快、影响因素少等优势,能有效提高运营作业效率,满足现代快节奏工作生活的快速响应要求、紧急情况下及时性和有效性要求。

三是任务适应性强,能适应多种类任务,应用前景广阔,在物流、监测、测绘、应急救援和减灾、农林作业、警用、军用等军民用领域均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四是发展空间大,低空经济可融合发展的产业丰富,从日常生活到经济建设各领域、从民用到警用和军用,发展前景广阔;低空航空器发展空间巨大,从微小型到中大型航空器、从无人驾驶航空器到有人驾驶航空器、从载物航空器到载人航空器,市场空间巨大。

资料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作为“三线建设”区,贵州目前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哪些基础和优势?

陈霖周廷:在贵州航空发展的历史上,对通用航空的技术、产品和应用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与低空经济发展要求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因此,发展低空经济,贵州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在政策方面,2022年国家出台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支持以装备制造及维修服务为重点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支持布局建设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等产业备份基地”。2023年贵州省印发《支持安顺市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打造全国重要航空产业基地。

在产业方面,贵州省作为“三线建设”时期重点布局地区,建有航空、航天、国防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目前省内聚集了100多家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整的航空配套产业链,在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

在基础设施方面,贵州机场目前已形成“一枢纽十支线”布局,是全国唯一每个市州都有机场的省份。根据《贵州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6—2030年)》,预计到2030年全省将建成17个兼顾通用航空功能的运输机场、17个A1级通用机场、54个A2级通用机场,构建以省会贵阳为中心的全省1小时空中交通圈、以各市(州)首府为中心的全市(州)半小时空中交通圈以及以县城为中心至县域重点乡镇15分钟空中交通圈,贵州省将实现通用航空县县通。

在人才方面,在全省范围内有6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航空航天类专业,据统计2023年贵州全省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平均用工人数超过12万人,仅安顺市直接从事航空产业人员就达1万余人,人才支撑较为有力。因此,贵州拥有发展低空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对于低空经济带来的新机遇,贵州面临哪些困境?

陈霖周廷:长期以来,贵州高度重视航空的发展,在低空航空器发展与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上进行了不懈努力,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央提出发展低空经济,为贵州省航空的发展指明更为明确的方向、赋予更为完整的内涵、规划更为丰富的内容、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为贵州省的低空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从地理环境来看,贵州山脉连绵、河流纵横的复杂地形地貌对地面交通的发展限制较大,对生态保护、资源开发、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低空经济发展,对解决本省自然条件限制和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针对性强、有效性高,如“量身定做”,必将对贵州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且随着省内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更加巨大的市场空间,不断促进低空经济的发展需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资料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贵州如何把握低空经济带来的机遇?

陈霖周廷:首先是规划导向,支持省内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开展贵州低空经济发展研究,包括低空经济的市场研究、产业融合方向及途径、装备研发制造需求、航空服务保障及低空经济发展的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等目标,为规划编制提供支撑和依据。

同时,组织制定符合贵州实际的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并纳入贵州经济发展规划,从航空器及配套产业发展、低空经济产业融合方向、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勾画出我省低空经济的发展蓝图,引领贵州相关行业积极发展低空经济。

其次,在政策支持方面要协调争取国家支持,获得局部低空空域放开的宽松政策,为贵州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运行空间。制定区域性低空航空器空域管理和运行管理的规定和流程,为低空经济发展建立安全、有序、高效的环境。

制定时段保证、费用优惠等条件的机场及其他起降场地、航线、设备设施等使用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助推低空经济向高效益、高效率方向健康发展。制定土地或园区使用、税收、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助力低空经济的起步和腾飞。政府科研投入向低空经济倾斜,支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换,为低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最后是搭建平台,在省内的航空城、高新区等建设项目中充实低空经济发展的内容,落实到相应的规划和计划中,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穿针引线”、整合资源、协调管理的平台。促成省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企业构建产学研联合,为促进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孵化等提供平台。

发挥贵州作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优势,突出“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要素,从数据资源、数据管理、数据共享、数据服务、数据安全、标准规范等方面一体化建设贵州省“低空大数据”综合体系,广泛挖掘符合贵州省省情特点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推动数据链和低空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亚丽

编辑 朱登芳

二审 李姗

三审 岳振

0 阅读:14
评论列表
  • 2024-05-24 10:54

    蓝海华腾,商络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