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抓住睡眠好节奏?《宝可梦睡眠》10天体验报告

UCGI游戏机实用技术 2023-09-25 10:14:02

如果睡觉成为一种变相的负担,那么睡眠监测软件的存在意义又是什么呢?

【文:苹果冰(阳光学员) / 编:沐枫 / 排:NE】

近年体感游戏盛行,从居家期间辅助锻炼,到长期记录身体健康,功能不一而足。以至于当今各大厂商推出健康类型的软件时,也倾向于增加一些趣味性成分。

在这种大方向下,作为一款世界级游戏IP的衍生作品,《宝可梦 睡眠》自宣布之日起,就赚足了噱头。无论是预告片中仿佛黑科技一样的睡眠测量方式,还是独特的Pokemon Go Plus+,都让玩家和用户们期待不已。

用户只需要在睡觉之前,将手机扣过去放在床边,醒来的时候就能够得知前一天自己的睡眠曲线。如果使用专用外设Pokemon Go Plus+,那么在睡前按一次、睡醒按一次就可以直接测量。

笔者在软件正式上线后,也是抱着“这软件到底能不能改变睡眠?”的问题进行了10天的测试。后文,将聊聊具体体验。

橙梦博士令人质疑的研究手段

和被普遍使用的智能穿戴产品不同,本作的使用门槛有些微妙——对设备的要求较低,却对环境的要求极高。

两种测试手段的主要原理,均是通过检测设备的倾斜,达到类似“体动记录仪法”的效果。简单来说,设备放在床上,你睡觉不老实,床垫就会动来动去。这个时候,手机或Go Plus+的陀螺仪就会感知并记录。

手机版还多一个声音录制的功能。比如梦呓、打鼾等等不属于稳定呼吸的声音,都会被录制分析,并于隔天删除。

对比智能手环手表监测心率、血氧等详细数据,那么本作的监测手段就有些儿戏化了。生活中常见的监测方法就是“体动记录仪法”“心率监测法”和“心肺耦合分析法”这三种。很显然,《宝可梦 睡眠》使用的几乎只有第一种。

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下在相同环境下,手机和Go Plus+的睡眠曲线记录。能够看到,使用手机部分的记录要多样化一些。而使用Go Plus+的曲线就少了部分内容。

同一时间对比曲线左侧为手机,右侧围Go Plus+记录结果

由于加入了声音的分析,手机测试明显比Go Plus+测试要细致一点。但是如果要整夜打开软件,手机除了发烫,电量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个时候Go Plus+这种只需要按两次的设备省电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这里还要说一下Pokemon Go Plus+这个外设。

Pokemon Go Plus+包装内全部内容

Pokemon Go Plus+是《宝可梦 Go》外设Pokemon GO Plus的换代产品。另外Go Plus+内置了很多皮卡丘的语音,在不同情况下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比如睡觉时,皮卡丘会唱《小星星》等摇篮曲哄用户入睡,非常可爱。

作为本身用在《宝可梦 Go》的设备,Pokemon Go Plus+同样可以方便地在外抓宝可梦。相比前代来说,新产品更是加入了自动丢球、领取补给等功能。《宝可梦 Go》也更新了从Pokemon Go Plus+里面读取睡眠资料的奖励任务。

Go Plus+连接时的提示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小东西的灯光是无法关闭的。想象一下你在夜间坐一趟安静的巴士,突然间,手机里的《宝可梦 Go》发现了宝可梦。那么接下来,大概率你身边的十到二十个人就会看到你的Pokemon Go Plus+发出刺眼且恼人的彩色光。如果你刚好忘记开静音模式的话,说不定还会时不时听到“皮卡皮卡”的叫声。

竟然需要自己搭建的研究设施

可以接受这种监测方法,就能够正常使用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以笔者家为例,几个睡觉的场所分别为:地板、榻榻米、窗台和没有弹簧床垫的硬板床。在这些场所睡觉的时候,手机还能通过少量声音判断一点点的睡眠状况,而Go Plus+则无法判断出任何睡眠资料,直接判定为全部深睡眠。

当某种特定情况出现过多时,软件会启用一种“补正”的机制。这个时候,部分睡眠资料就会被直接作废。有时,因为无法判定的内容过多,会直接给出“没有特征型”的结论。

于是在之后的几天里,笔者都将一个像快捷酒店用的那种软枕头压一半在自己的枕头下面。然后把手机和Go Plus+放在露出来的软枕上。通过这种模拟床垫倾斜的方式,才能够获得相对准确的信息。

在亚洲,并非人人都睡带有软床垫的床,部分国家不睡床或床偏硬的比例也很高。对于非软床用户,《宝可梦 睡眠》的适配性并不好,使用局限性较大。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宝可梦 睡眠》作为一款睡眠监测产品,并不能非常准确地判断用户的睡眠情况。其使用的技术也并不高级,甚至比较廉价。软件的噱头高于其实际提供的功能。

天数记录方式也十分令人迷惑

那么作为一款游戏软件,它的表现又如何呢?

游戏中,玩家需要帮助研究睡眠的橙梦博士。通过睡眠来研究岛上众多卡比兽的“睡眠之力”。卡比兽释放的力量能够吸引众多宝可梦前来休息,玩家也就能在这个时候趁机收集睡姿图鉴。

与《宝可梦》正作、《宝可梦 Go》《宝可探险》等有综合性玩法的作品相比,本作的主要目标是单纯地收集。所有宝可梦的招式都是为“收集食物喂养卡比兽”这一目的而服务。而“喂养卡比兽”则是为“收集宝可梦的睡姿”而服务。

这种体验带来的感觉较为单调。诚然,宝可梦游戏中,收集宝可梦一直是占比很大的一部分。然而单纯收集、没有什么互动要素的内容,就显得有些乏味。

游戏好友交互等内容少得可怜,可以忽略不计。每天最多测试两次、卡比兽升级非常慢、来睡觉的宝可梦一下就吃饱,全都会导致整体游戏部分被强行拖长。尽管卡比兽的成长速度会随着游玩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加成。但是这种缺少内容却拉长游戏时长的做派很有一种低分网游的味道。

但是对于整个宝可梦系列来说,睡姿又补足了生态环境上的内容。如果单就这一点来讲,那么《宝可梦 睡眠》也可以看作一种收录了上百只宝可梦的另类图鉴,不失为一个亮点。

通过这10天的试用,笔者对于本作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如果要说《宝可梦 睡眠》对笔者有什么影响的话,应该就是“徒增压力”和“自我关注”了。

自我关注很好理解,透过每天看自己的睡眠分析,能够发现一部分睡眠中的问题,也会有意识地调整一部分作息时间。

在约定睡觉时间开始监测会获得一些奖励

而徒增压力的部分就显得无奈。因为很多事情或问题对于当下的用户来说是无解的。就算学到不少睡眠相关的知识,只要生活状态没有改变,就避免不了睡眠质量持续变差的状态。尤其是当定时睡觉与定时操作软件成为一种“任务”时,那么心里在考虑的事情就会变多,反而会休息不好。

结语

综合睡眠软件和两种身份,本作只可以算作一个刚刚好在及格线边缘的产品。

如果你是宝可梦粉丝,对自己的睡眠测试没有非常专业的需求,不奢求能靠一个软件改善睡眠,睡眠环境也能满足条件的话,《宝可梦 睡眠》非常值得一试。如果你的手机配置并不出众,还容易发烫,那么买一个Pokemon Go Plus+也是很合适的,毕竟还能拿来自动丢球和当闹钟。

或许未来本作会加强与其他作品的联动,这样趣味性增加以后,能够变得更加有游戏的感觉。再或者本作能够读取手机的健康数据,如果未来与更为专业的测试设备进行绑定,那本作的实用性也能更上一层楼。

尽管笔者的体验感并不那么好,但以上观点终究仅针对个人,每个人的抗压能力和习惯都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不买外设、不课月卡,那么尝试一下这个免费软件也没有什么损失。

最后带一点私货,笔者认为,在睡眠产品上,主要伙伴或者说为你唱摇篮曲的固定班底选择皮卡丘而不是胖丁,是一种决策上的失败(笑)。

0 阅读:0

UCGI游戏机实用技术

简介:游尽一切,细品文化,记录生活——U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