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哈尔滨一名26岁男子的心脏被成功移植给57岁的杨孟勇,然而杨孟勇出院后的表现让家人感到震惊,甚至连医生听闻后也感到意外。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0年的哈尔滨,寒风刺骨,57岁的杨孟勇却在医院里迎来了一场生命的转折,他的心脏病已经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可就在他几乎放弃的时候,一颗来自26岁年轻男子的心脏被成功移植到他的胸腔。 这场手术不仅让他活了下来,还带来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变化,出院后,杨孟勇的表现让家人觉得陌生,甚至连医生听说了都忍不住惊讶,这颗年轻的心脏,到底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杨孟勇的日子本来过得艰难,57岁那年,他的心脏病恶化得厉害,身体肿胀,连走几步都喘不过气,医生说得清楚:不换心脏,最多再活一年,他一度想放弃,觉得自己拖累了家里。 可妻子李广平不甘心,她四处打听,求医生想办法,就在希望快要熄灭的时候,医院传来消息:有个26岁的年轻人因意外脑死亡,心脏配型正好合适,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杨孟勇和家人决定赌一把,哪怕风险再大,也得试试。 2000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里气氛紧张,手术那天,手术室里挤满了人,顶尖专家夏秋明带着上百名医护人员严阵以待。 57岁的年纪做心脏移植,本身就是个挑战,更别提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感染和排异反应,刀子下去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6个小时过去了,汗水湿透了医生的衣服,终于,护士喊了一声:“成了!” 杨孟勇被推回病房时,脸色苍白,但心跳平稳,接下来的日子,他恢复得快得惊人,没多久就能下床走动了,医生都说这超出了预期。 可出院回家后,事情开始变得不对劲,杨孟勇以前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脾气虽然不好,但大多时候都憋在心里,可现在,他像换了个人,话多了,性格也变得外向,甚至有点冲动。 有一次,李广平给他兑热水洗脚,水温高了点,他二话不说一脚把盆子踢翻了,弄得满地水,家里人看着他这脾气,都觉得陌生。 更奇怪的是,他以前不爱吃零食,现在却喜欢上了锅巴和豌豆脆,还常嚷着要买新衣服穿,整天跑出去打篮球、跳绳,活力得像个年轻人。 晚上睡觉时,他还常被噩梦惊醒,说梦见有人追他,醒来一身冷汗,却又说不清细节,家里人面面相觑,这还是那个老杨吗? 李广平最开始吓得不轻,她高兴丈夫活下来,可这变化也太大了,她试着问他怎么回事,杨孟勇自己也迷糊,说不上来为什么,就是觉得心里有股劲儿憋不住。 有时候,他莫名其妙就哭起来,眼泪止不住,可问他原因,他只说心里堵得慌,家里人议论开了,有人说这是新心脏带来的福气,有人却觉得有点邪乎。 李广平找到医生想问个明白,医生听完也愣了,他们说,身体好起来是因为新心脏供血足,活力自然就上来了,可性格和梦境这些事,他们也解释不清。 有个医生提了句,可能是心理暗示在作怪,毕竟杨孟勇知道心脏来自年轻人,心里就往那方向靠,还有人说,可能是吃药的副作用,毕竟免疫抑制剂多少会影响情绪,可这些说法都模棱两可,没人敢打包票。 杨孟勇自己也慢慢琢磨开了,他查了些资料,听说国外有“细胞记忆”的说法,说器官可能带着捐献者的习惯,可医生告诉他,这没科学依据,心脏就是个泵血的器官,不会存记忆。 他半信半疑,但也不纠结了,既然活下来了,那就好好过吧,他开始试着适应这新生活,也不想让家人老是担心,过去他跟李广平吵架多,冷战多,可现在他不想再那样了。 他开始帮着干家务,有次李广平脚扭了,他天天给她按摩,还吹笛子逗她笑,李广平看在眼里,心里暖和了不少,她跟他说:“你变了也好,至少现在会疼人了。” 杨孟勇听了,笑笑说:“这辈子多亏了你,我得好好对你。”他还拿起笔,写了几首诗,后来攒成一本小册子,叫《太阳传奇》,说是给自己的重生留个念想。 2000年的这场手术,救了杨孟勇的命,也把他变成了另一个他,那颗26岁的心脏跳在他胸膛里,带出的变化让家人从震惊到慢慢接受,连医生都觉得稀奇。 有人说是心理作用,有人说是药物的功劳,还有人半开玩笑说这是捐献者的灵魂在作祟,可不管原因是什么,杨孟勇知道,自己多活的这些年是赚来的。 他把手术那天当成重生日,每天早上醒来都觉得新鲜,他跟李广平说:“这心跳得这么有力,我得让它跳得值。” 他的故事,像个谜,没人能完全解开,可那份对生命的珍惜,却实实在在摆在眼前,换了心的人,到底还是不是原来的自己?或许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用这颗心,活出了新的模样。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羊城晚报——《换心人的传奇故事:换心之后婚姻也“变心”》
2000年,哈尔滨一名26岁男子的心脏被成功移植给57岁的杨孟勇,然而杨孟勇出院
如梦菲记
2025-04-08 14:37:3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