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时间并不在特朗普一边#】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8日刊登该报执行主编周松欣题为《在挑起对华贸易战后,特朗普或许发现时间不在他一边》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兵贵神速。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的全球贸易战亦不例外。
特朗普的“解放日”对等关税是历史性的。现代史上从未有任何主要经济体尝试过如此大胆的做法。但徒有虚名的是,美国的关税既未带来解放,也谈不上对等。不过,它们的出现原本并不让人意外。
从特朗普的视角看,这些行动是把美国从衰落悬崖边缘拉回来的必要手段。
美国国债已飙升至36.22万亿美元,2025年的利息支出预计将突破9520亿美元,下一年可能将达到1万亿美元。在不干预的情况下,10年的净利息支出可能达到13.8万亿美元,相当于德国、日本、印度、英国经济规模的总和。
与此同时,美国工业持续萎缩。以造船业为例,中国目前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美国份额降至不足1%。
若循常规路径,这两个问题均需时日才能解决。然而,尽管特朗普掌控了美国国会和司法体系,而且民主党也未形成有效反对,但时间对他而言是一种负担不起的奢侈品。
如果不能取得显著进展,他目前尚稳固的政治优势可能就会如樱花般凋零。随着中期选举即将在2026年11月举行,特朗普需要闪电攻击,迅速取得成果。
这便是他4月2日发动全球贸易战的出发点。特朗普意在速战速决。与所有闪电战一样,他的开场攻击仰仗心理震慑,以逼迫对手就范。速胜对保持势头和影响后续谈判至关重要。
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是那些依赖美国市场的较小经济体会迅速屈服,从而支持其地位,并强化他针对像中国这样的大国的谈判筹码。
中国预见到了美国的关税并立即反制,对进口的美国产品采取对应措施,还把若干美国企业列入惩罚名单。北京的迅速应对表明其已为斗争做好充分准备。
除了精准打击特朗普的票仓,中国的报复性措施还有另外两个目的。
首先,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北京正率先表态拒绝忍受美国的经济胁迫。倘若中国表现出任何犹豫迹象,较小的经济体可能发生动摇。更为重要的是,此举向其他可能正在考虑与华盛顿结盟的国家发出警告:与美国联手打压中国者将遭遇来自北京的强力反击。
中国似乎已准备好稳扎稳打。自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依赖已经下降。与此同时,随着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家填补空缺,中国已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对美国的依赖。
此外,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加强。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可能会发现,至少在不久的将来,取代中国进口产品是一项挑战。他们可能不得不承担关税成本。
在这场速度与韧性的竞赛中,时间始终是特朗普最大的敌人。(编译/曹卫国)#奥迪暂停对美国经销商交付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