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基因中的“边疆法则”与强权逻辑的再生产》 在 2020 年总统大选期间,特朗普团队公然宣称“我们有权用武力夺回国家”,此等露骨的暴力宣言令全球哗然。当我们深入探究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脉络,便能清晰地认识到,这绝非政治狂人一时的疯言疯语,而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社会基因的“边疆法则”在当代政治舞台上的丑陋映射。这种独特的文明发展路径,孕育出了将弱肉强食视作理所当然的思维模式,并在特朗普执政时期达到了强盗逻辑的巅峰呈现。 一、殖民拓荒史孕育的暴力基因 美国边疆学派的奠基人特纳曾坦言:“美国民主诞生于森林,在与印第安人的战斗中成长。”这一独特的文明起源,使暴力征服悄然内化为民族记忆的核心编码。自 17 世纪新英格兰的清教徒踏上这片土地伊始,殖民者便将对原住民土地的掠夺美化为“天命昭昭”,甚至借用圣经为其暴力行径披上神圣的外衣。华盛顿总统在独立战争期间组织的沙利文远征,堪称残酷至极,系统性地焚毁了 40 个易洛魁村庄,由此开创了“焦土政策”的先河。 西进运动更是将这种暴力逻辑提升至制度层面。1830 年出台的《印第安人迁移法案》,将惨无人道的种族清洗合法化,在联邦军队的“护送”下,无数印第安人被迫踏上“血泪之路”,致使 1.5 万切诺基人凄惨离世。这段黑暗的历史记忆,逐渐转化为社会心理层面的“边疆意识”:将暴力视为解决问题的终极法宝,将弱者的痛苦哀号视为进步的必然代价。 二、资本主义精神催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洛克菲勒那句“美丽的玫瑰只能从牺牲周围花蕾中绽放”,毫不掩饰地暴露出美国资本主义的残酷丛林法则。在镀金时代,社会达尔文主义将斯宾塞的进化论恶意曲解为剥削的正当借口。当卡内基钢铁厂镇压工人罢工时,资本家竟堂而皇之地宣称“适者生存是自然法则”。这种极端思维在金融资本时代进一步演变,成为更为隐蔽和精致的掠夺手段。2008 年金融危机中,那些“大而不倒”的银行肆无忌惮地劫持国民经济,无疑是强盗逻辑的现代演绎。 教育体系也沦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温床。常春藤盟校所倡导的“狼性文化”训练,将正常的竞争扭曲为残酷的厮杀;华尔街投行盛行的“鲨鱼池”文化,把人性异化为冰冷的数字。这种系统性的竞争焦虑,塑造了一种将他人视为征服目标的扭曲价值取向。 三、制度衰变与民粹主义的合谋 联邦党人精心设计的制衡体系,如今已逐渐沦为既得利益者的游戏乐园。政治献金的合法化,使得游说集团摇身一变成为“第三议院”。2010 年联合公民诉联邦选举委员会案的判决,更是将企业的政治献金与言论自由划上等号。这种制度性的腐败,引发了民众对传统政治的极度不信任,从而为民粹主义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特朗普团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社会情绪,巧妙地将政治话语简化为“我们与他们”的极端二元对立。前首席战略师班农的“解构行政国家”理论,从本质上来说,是将政府机构视作可供掠夺的丰厚战利品。这种思维在具体政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退出《巴黎协定》时高喊“美国优先”,还是在贸易战中嚣张叫嚷“赢者通吃”,无不彰显出其蛮横霸道的强盗逻辑。 当特朗普的支持者们振臂高呼“让美国再次伟大”时,他们所憧憬的,实则是那个凭借暴力肆意开疆拓土的往昔旧梦。从对印第安人的血腥屠杀,到对他国政权的粗暴颠覆,从经济上的殖民掠夺,到科技领域的霸权霸凌,美国社会始终在征服、掠夺与异化的黑暗历史循环中徘徊不前。 然而,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世界各国的利益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面对美国这种疯牛似的世界关税贸易战,地球村民不能坐以待毙。 首先,各国应加强团结协作,通过多边贸易体制,如世界贸易组织,共同抵制美国的贸易霸凌行为,维护公平自由的贸易秩序。 其次,各国要加快自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减少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增强抵御贸易风险的能力。 再者,应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区域内各国的贸易合作,形成更紧密的经济共同体,共同应对外部挑战。 同时,加强国际间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化解因贸易摩擦而产生的误解和对立情绪。 最后,各国需共同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让美国认识到其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为不仅损害他国利益,最终也将损害自身利益,促使其回归到正常的国际合作轨道上来。 要打破美国这种强盗逻辑的无尽再生产,所需要的绝非仅仅是政治人物的走马换将,更在于对整个文明基因进行一场触及灵魂的深刻反思。历史终将证明,任何将自身的繁荣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文明,都必将在其扭曲的逻辑框架中走向自我毁灭的不归路。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将为世界带来和平、繁荣与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全球人民共同的期待和使命。
《美国社会基因中的“边疆法则”与强权逻辑的再生产》 在2020
爱思考的外向微风呐
2025-04-10 10:26: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