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治疗老胃病,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胀反酸!

鸿朗说健康 2024-03-31 02:20:41

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脾为阴、胃为阳。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容易形成胸腹部胀闷不适的症状。有个患者说,我这个胃呀,好奇怪,吃点凉的就拉肚子,吃点热的就上火。最近一段时间越发严重了,老觉得吃进去的东西下不到肚子,堵在喉咙那里,一个不小心就往上泛,严重的时候刚一吃完饭就要往外吐,每次吐完,从咽喉到食道都火辣辣的疼,像火烧一样。

细细一问才知道,他这是老胃病了,是年轻时候胡吃海塞落下的病根儿。

原来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因为应酬比较多,所以经常是一边吃着火锅烧烤,一边喝啤酒,啤酒喝不过瘾,还要再加块冰。这么三番五次的一折腾,彻底把胃给折腾坏了。

中医管这个叫寒热胃,就是胃里面寒热错综复杂。胃寒热错杂属于中医的说法,由于患者胃部受到热邪侵袭,或生活中饮食过于辛辣,导致热证,使脾、胃不能正常运化水液精微,导致机体湿气过重和肝气升发过度疏泄,导致机体阴阳失调,形成胃寒热错杂的情况。患者此时可出现口舌生疮、肿胀、面红目赤、口臭、手脚冰凉、尿痛、尿急、尿频等症状,同时还可能会出现四肢冰凉、面色发黄的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胃寒热错杂患者的热象容易掩盖寒的一面,有口干口苦、胃脘灼热等热象症状,同时兼见脘腹怕凉,或喜进热饮等症状。因此,需要由专业医师辨证论治后再治疗,以清胃泄热与温中散寒为治疗原则。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半夏泻心汤,达到辛开苦降、寒热平调的作用。此外,患者还可以在内服中药的基础上,配合针灸进行治疗,可以针灸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位,随症加减。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所有慢性肠胃病最经典的经方,几乎所有的胃病治疗,都离不开半夏泻心汤的影子。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见于《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及《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方,其配伍精妙,适用范围广,疗效显著。

这个方子呢,张仲景用它来治疗心下痞满。心下是心以下,胃周围,痞是堵塞,就是中焦脾胃有团东西堵在那里,引起的胃痛、胃胀、反酸、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这就是古代所说的痞症,只要把这个痞满疏通开来,其他症状就全部消解了。

那么,这个痞满是怎么来的呢?实际上就是寒热失调。

现在的很多人都是一边吃麻辣一边喝冰镇啤酒,脾胃同时受寒热的双重打击,导致运化功能失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脾胃的这个气机啊,就如同电梯一样,要有上有下,才能循环有序。现在脾胃功能瘫痪了就等于中焦堵塞了,就会造成大量的痰气在腹部堆积,心下痞就出现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用寒药,胃痛;用热药,烦躁。那就只好寒热并用,驱寒、清热两手抓,所以你会发现半夏泻心汤这个方子,它里面既有黄连、黄芩这样的苦寒之药,又有人参、干姜这样的温补之药。

半夏泻心汤:半夏15克,黄芩、干姜、人参(党参)、炙甘草各9克,黄连3克、大枣4枚。

用黄连、黄芩去除胃里的火气,用干姜暖脾胃,去胃中寒气。

黄连、黄芩都是苦寒之药,干姜呢大辛大热,这样的用药思路,中医叫辛开苦降,就好像一个被捆绑的人,必须双手双脚同时用力,一个向上,一个向下,才能挣脱出来。

黄连、黄芩让胃气往下降;干姜让脾气往上升,一升一降,脾胃的气机就恢复了,就能主动干活了。

半夏的作用在于把胃里面的痰饮以及痞块化掉,然后以摧枯拉朽之势一路往下降,从胃降到小肠,从小肠降到大肠,最后以大便的形式排出去。

这四味药属于主动出击,把胃里面的寒气清一清,把胃里面的火气清一清,再把痰饮痞块清一清,这样就把困扰脾胃的三大杀器通通解决了。

不过,这个方子到这里还不完善,在邪气祛除之后,不要忘了及时巩固战场。半夏泻心汤里头有人参、大枣和甘草来补脾胃,把过去伤了的脾胃慢慢补回来。

甘草还能调和诸药,一个方子里既有寒药又有热药,就好像两个性子完全不同的人在一起,很容易打架,但是无论矛盾多么激烈,甘草这位和事佬都能调和好,让大家团结一致,不生嫌隙。也正是因为有了甘草,这个方子喝了以后才不会感到难受。

这七味药有升有降有补。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中间的踏板,踩下去,升上来,又能够给油,这个车子就灵活了。

半夏泻心汤适合什么样的人用呢?适合那种胃里面寒热错综复杂,吃凉的不舒服,吃热的也不舒服,而且老感觉胃里胀胀的,又伴随着呕吐、打嗝、反流等很多上逆的症状,也就是现代医学诊断为胃炎的那一部分人,比如,慢性浅表性胃炎,还有反流性胃炎,再有就是糜烂性胃炎,用这个方子治疗是最多的。

半夏泻心汤是寒热并治的方子,如果你觉得胃寒多一些,那么干姜就多放一些;如果你觉得胃热多一些,那么黄连就多放一些,随着寒热的轻重,去调黄连干姜的剂量,这样治疗胃病,几乎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加减】若疼痛较剧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兼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五心烦热者加沙参、麦冬、石斛;久痛挟瘀有刺痛感者加失笑散;胃寒、喜温喜按,脉沉迟者,去黄芩加荜茇12g,陈皮15g,肉桂5g;食滞者加焦三仙各20g,焦槟榔15g,枳实、厚朴各12g,或合保和丸;胃脘灼痛,大便干结,体质壮实者加枳实、大黄各10g,并嘱患者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厚味;胃脘冷痛,大便稀溏者加吴茱萸、砂仁各6g,肉桂10g,或合良附丸;胃脘胀痛连及两胁,伴嗳气、矢气减少者酌加柴胡12g,乌药、香附各10g,佛手15g,郁金10g,厚朴10g,并嘱患者畅情志,忌郁怒;进食后疼痛加重伴嗳腐吞酸者加贝母、海螵蛸;嗳气频作者加旋覆花、赭石;黑便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加白及、地榆炭、黄芩炭各10g,麦芽6g,煅瓦楞子30g或茜草根10g,海螵蛸30g等活血止血药。

4 阅读:445
评论列表
  • 2024-04-25 00:05

    [点赞]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