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新动向:原产地规则调整引发连锁反应 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

陈峰投资 2025-04-13 10:38:40

半导体行业新动向:原产地规则调整引发连锁反应 4 月 11 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 “原产地” 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激起千层浪。这一通知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从关税成本到供应链布局,再到本土芯片制造发展,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关税成本方面来看,新规带来了显著变化。以往,半导体产品的原产地认定相对模糊,部分产品通过在不同国家完成制造环节来规避高关税。但如今,若芯片的晶圆制造地在美国或其盟友国家,即便封装地在其他国家,进口到中国时仍可能被认定为美国原产地,进而面临加征关税的风险。举例来说,一些美国企业将芯片设计保留在本土,把流片外包至东南亚或中国台湾地区,最后在其他地方封装,以此来降低成本。新规实施后,这种操作将难以奏效,企业不得不直面关税成本的增加。这无疑会对依赖进口美国相关半导体产品的企业带来直接的成本压力,提高了其运营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 供应链调整也成为必然趋势。为了规避关税风险,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供应链布局。原本分散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环节,如今可能需要集中在同一国家或地区。例如,一些企业可能会考虑将整个生产流程迁移至非美国及其盟友国家的地区,以确保产品的原产地不会使其面临高额关税。这一调整并非易事,涉及到生产设施的重新建设、人员的调配、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重新选择等多方面问题,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合理的供应链调整有助于企业降低风险,提高运营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本土芯片制造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新规的实施,中国本土芯片制造企业看到了加大晶圆制造能力投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于产品原产地的需求,本土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本青睐。国内企业可以借此机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扩大产能,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像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企业,可能会迎来订单的激增,进而推动其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力。 从宏观角度看,这一通知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布局和贸易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各国都在努力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中国此次原产地认定规则的调整,是对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变化的有力回应。它不仅有助于中国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自主化进程,还可能促使其他国家和地区重新评估和调整自身的半导体产业政策和供应链布局。 综上所述,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的这一通知虽然刚刚出台,但已经在关税成本、供应链调整和本土芯片制造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未来还将持续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格局,值得行业内外密切关注。

0 阅读:3
陈峰投资

陈峰投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