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12月,美国宣布冻结中国8亿美元资产。中国反

文史记叙录 2025-04-23 09:50:10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12月,美国宣布冻结中国8亿美元资产。中国反手就冻结美国在华80亿美元资产。当时在华的外国公司数量,美国仅次于英国,位居第二。

朝鲜战争爆发,美军迅速介入半岛冲突,试图遏制朝鲜的南下。与此同时,中国决定出兵朝鲜,以“抗美援朝”的名义支援北朝鲜。这一行动使得美国对中国的敌对情绪急剧上升。

为了打击中国的经济力量,阻止其对朝鲜的支持,美国不仅在军事上对中国施加压力,更在经济上发起了全面的封锁与禁运。

1950年12月16日,美国国务院正式发布冻结令,宣布冻结中国及朝鲜在美国境内的所有资产,总金额达8亿美元。

这一冻结令涵盖了中国国有企业在美的各类动产、不动产及金融资产。

这一行动旨在通过经济制裁的方式,削弱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经济能力,迫使其在朝鲜战场上退缩。然而,美国并没有料到,中国的反应将比想象中更加果断。

面对美国的制裁,新中国迅速做出回应。

12月28日,中央发布政令,宣布冻结美国在华的所有资产,总额高达80亿美元。这个反应迅速且有力,不仅震慑了美国,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面对国际压力时的坚决态度、

当时,美国在华的资产包括大量的金融、制造和贸易公司,这些资产对美国在亚洲的经济布局至关重要。

特别是一些在上海、广州等地的大型企业,涉及了广泛的贸易和金融活动。通过冻结这些资产,中国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在亚洲的经济扩张,同时也为自己在国际谈判桌上赢得了一定的主动权。

与此同时,中国不仅通过冻结美国资产展开反制,还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由于美国冻结令的影响,许多中国出口至西方的物资面临被扣押、拦截的风险。

对此,中国银行和外贸部门联合行动,成立了“紧急处理进口物资行动委员会”,并在各大港口如香港、新加坡、仰光等地采取措施,确保物资的顺利转运与处理。

例如,对于已经装船驶往美国的出口货物,中国迅速要求船只改道前往其他安全港口,并由当地的中国银行分支机构进行保管与转运。

这样的措施不仅减少了因冻结而可能造成的损失,还确保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正常运行。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银行还与外贸部门共同推进易货贸易,避免通过现汇交易来减少被冻结的风险。

1951年,全国对外贸易管理会议决定成立易货交易所,由中国银行牵头,各外贸机构参与,确保贸易顺利进行。这种创新的贸易方式,有效地帮助中国在封锁下继续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商品交换,维持了国内经济的稳定。

美国的封锁不仅仅限于金融领域,还试图通过国际组织对中国实施更为广泛的经济制裁。美国主导成立了“巴黎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巴统),协调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禁运。这一措施不仅试图切断中国的外汇来源,还限制了中国获取关键物资的途径。

在美国的主导下,多个西方国家相继跟随其脚步,对中国实施了不同程度的贸易禁运。然而,中国通过扩大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合作,成功地绕过了部分制裁。1950年至1953年间,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大规模进口苏联的机械设备、石油和其他工业原材料,从而弥补了西方制裁带来的缺口。

尽管中美两国在1950年代的资产冻结风波中都采取了强硬措施,但这种局面并未永久持续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中美关系在1970年代逐步缓和,双方开始就这些冻结的资产进行谈判。

1972年,中美双方通过一揽子协议,决定逐步解决这一遗留问题。

根据协议,美国同意解冻中国在美被冻结的资产,但由于其中部分资产已被存入第三国或已被中国自行收回,最终美国只归还了4.017亿美元。

同时,中国也承诺无息归还美国在华被冻结的私人资产,双方的这场金融战终于画上了句号。

0 阅读:49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