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一个十分富足的朝代,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积累了大量财富,其经济水平更

宋朝是一个十分富足的朝代,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积累了大量财富,其经济水平更是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   正因为有丰富的财力,北宋推行“高薪养廉”制度,官员的薪资待遇可谓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状态,反而养出了一大批贪官污吏。那么,北宋官员到底为何会越养越贪呢?   仔细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朝廷制度,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做官太容易,冗官闲差太多;高级官员和低级官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官场奢靡之风盛行,官员在纸醉金迷中迷失了本心;朝廷知腐,却不彻底反腐,默许贪腐存在。   第一,宋朝做官很容易,设置了太多闲差,出现了很多冗官。相比于其他朝代,在宋朝想要考取功名就容易的多。北宋时期,朝廷每年会录用一大批的进士,除了人数,录用标准也相当的宽泛。   为了给这些录用的进士分得官位,朝廷不断增设机构、增加岗位,甚至有时还会因人设岗。因此出现了一个岗位上有几个人, 一件事几个人在做,很多人守着官位,却没事干,白白拿着朝廷的俸禄,坐享其成。   很大一部分人,不管实事,还靠着朝廷给的权利为所欲为,收受贿赂来填充自己的小金库,像蛀虫一般渐渐腐蚀朝廷。   第二,在薪资设置上,高级官员和低级官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在宋朝,在京级别高的官员俸禄可达400千,当时宰相的每月的俸禄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是60万,再加上各种福利补贴,比如绫罗绸缎,粮棉加奉等,高官的生活可以说的上极度奢侈。   但是对于一些级别低的地方官吏,俸禄连0.3千都达不到,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不能保障。在京高级官员和地方低级官员的收入差了1千多倍,微薄的俸禄根本不足以支撑生活开支,这就让一些低级官员动起了歪心思,出现了小官巨贪的现象。   在北宋朝廷官员的队伍里,高级官员的数量只是占了极少的一部分,而大部分是由收入极少的地方县级官员组成的。   而这一部分人工资非常的低,为了生活利用手中的权利,动起了歪心思,走上了不正确的贪污之路。有样学样,日积月累,贪污之风在底层官员之间盛行,贪污腐败的的范围层层不断扩大,由下而上,难以杜绝,最终从根本上动摇了北宋王朝的根基。   第三,在繁华的社会大背景下,北宋官场奢靡之风盛行,官员在纸醉金迷中迷失了本心。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空前发达,在巅峰时期,朝廷的财政收入远远的超过了其他朝代,就算和唐朝最繁盛的时期相比,那也是完胜的,其财政收入是唐朝的的四百多倍。   在这样强大经济背景下,社会渐渐兴起了奢靡之风,官员之间奢靡成性,互相攀比的现象日益严重。官员们拿着高额的俸禄,沉迷声色,纵情享乐,不思进取,在浑浑噩噩中肆意地享受着快意的人生。   越享受,越沉迷,他们越需要更多的金钱。官员们的胃口越来越大,越来越贪,朝廷油补出面彻底制止。贪腐之风由点及面,不断扩大贪腐便越来越严重。   官员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渐渐地迷失了本性,没了风骨,以至于后来敌兵来犯,一个个的不想着如何保家卫国,只想着步步退让,赔款求和,以至于最后本来繁荣昌盛的北宋分崩离析,直至灭亡。   第四,北宋朝廷知腐,却不实施行动反腐,反而默许贪腐存在。宋朝重文轻武,其政权是建立的权贵的基础上的,而权贵大多是一些贪图享乐,没有真凭实干的庸才,这些人不择手段的掠取大量财富归为己有,然后奢靡度日,用于享乐,他们只是贪财,并不会反叛朝廷。   如果反腐,大范围的政治这些人,就会从根本上触动他们的利益,那就相当于逼着他们造反,把他们逼到朝廷的对立面,这样的话,势必会动摇国家政权,引起动乱。所以北宋朝廷为了政权稳固,是默许官员贪污腐败的,这就导致官员越养越贪,从里到外,从下到上大面积蔓延,最终无可挽回。   由此看来,北宋王朝的“高薪养廉”制度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是不适用的,不仅没能养出一批清政为民的好官,反而养出了一批蛀虫,长期啃食着国家的根基,拖垮了的北宋政权!  

0 阅读:13

评论列表

有梦才要去追呀!

有梦才要去追呀!

1
2025-04-27 05:48

当皇帝都不敢杀人,谁会当他是根葱。人家街头小混混都能干死人的。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