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消费品的分析上,有一类逻辑是:公司正在成长阶段,需要投入大量营销、销售费用,这些费用削减了现金流、净利润,但是一旦市占率企稳,就可以逐步减少费用,从而大幅提升净利润、现金流。
这个逻辑,我已经看到好几次了。
但大多数时候,这个逻辑从来没有实现过:那些所谓的“超额费用”,从来没有削减过,反而逐渐增长,有时候甚至会吞掉利润和现金流,但游戏依然在继续。
所谓的,将来削减费用、就能带来现金流云云——不过是Excel表格里的臆想。
在Excel表格里打转太久的人,会忘记了:这些费用到底是什么意义;分析师,有时候会像摆弄乐高玩具一样,以为这个模块可以随意增减,那个模块就随心挪动一下——但现实世界,不是这样运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