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的续妻林洙,曾在采访中说:“梁思成亲口告诉我,林徽因去世,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林徽因是很特别的人,她才华过人,所以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但林洙的话,很快就被林徽因的女儿打脸辟谣。 1955年,林徽因病逝于北京,年仅51岁。
梁思成悲痛不已,一度抑郁,大家都以为他会孤独终老。
没想到7年后,梁思成突然宣布,要娶林洙为妻。
这一年,梁思成61岁,林洙34岁。
而他和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33岁,儿子梁从诫30岁。
梁思成在世时,林洙十分低调,只在家做贤妻良母。
梁思成一去世,她便以“梁思成遗孀”的身份,频繁接受媒体采访。
一开始,林洙还比较实诚,她说:
“她(林徽因)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美丽,最有气质的女人。梁思成喜欢她,喜欢极了。”
可当主持人让她比较一下自己与林徽因时,她却变了脸色,说:
“跟死人吃什么醋,够不着她!”
这么恶毒的话,林洙竟然能脱口而出,可见她对林徽因始终怀着敌意。 到了后来,林洙开始宣传梁思成并没有那么喜欢林徽因。
她在节目上说:“林徽因死了,对梁思成来说,是一种解脱。这是梁思成亲口告诉我的。”
梁再冰和梁从诫听到这话,怒不可遏,竭力为母亲辟谣。
梁再冰在记忆录中写道:“爹爹和妈妈在一起总有着说不尽的话题,常常兴趣大到将我们小孩子‘晾在一边’”。
林徽因病危的那个晚上,梁再冰目睹了父母的诀别:
“护士把爹爹搀过来时,他坐在妈妈床前,拉着妈妈的手放声痛哭,我一生从没见过爹爹如此流泪。
他一边哭一边喃喃不断地说:‘受罪呀,徽,受罪呀,你真受罪呀!’
那一刻我觉得,他们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在他们生离死别的这一刻,任何‘外人’,哪怕是我,也不能打扰他们……” 虽然梁再冰和梁从诫极力辟谣,但正如老话说的:谣言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他们终究没能抵挡住谣言的传播。
后来,林洙的一个举动,更是将林徽因推上“绿茶鼻祖”的位置。 2011年,林洙出版了《梁思成、林徽因与我》。
她在书中写道:"林徽因卧室里,藏着徐志摩遇难时的飞机残片"。
事实上,那是林徽因弟弟的战斗机碎片,还是梁思成带回家的。
林洙还在书中写了另一个著名的“谣言”: 一次梁思成从外地考察回到家中,林徽因哭丧着脸对他说:“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两个人,一个是你,一个是金岳霖。”
这话可不得了,直接坐实了林徽因与金岳霖的婚外恋。
尽管林洙也没有证据来实锤,但总有人偏听偏信。
可真实的林徽因,真的像林洙所描绘的那么“绿茶”吗?
当然不是。
央视出品的8集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通过诗作、日记、信件等真实史料,已经清楚讲述了这对学者伉俪的情深意浓。
可真正会去探寻真相的,又有几人?
其实,关于林徽因的非议,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了。
冰心、钱钟书、鲁迅等人,都曾写过文章讽刺林徽因。
但说到底,不过都是些文人相轻的较量罢了。
而林洙的抹黑,却是带着明显的恶意。
如今年代久远,很多事情的真假已经无从考证。 退一万步讲,即便林洙说的都是真话,她也不该大肆宣扬。
有人说,她是为了博人眼球,为了敛财。
毕竟,林洙一直以“建筑界第一夫人”的身份,享受着国家级待遇和津贴,可她仍不满足。
当初结婚时,她向梁思成保证,会在他去世后,将他和林徽因的手稿上交国家。
实际上,她把手稿拿出去拍卖,卖得的钱尽收囊中。
这是学界的一大损失! 对此,沈从文直言不讳:林洙就是爱钱。
当代诗人北岛曾写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林洙享受了梁思成的所有荣誉,却在他去世后卖掉手稿,阻碍他的建筑事业,还恶意抹黑林徽因。
这样的行为,用“卑鄙”二字来形容,恐怕都不为过。
反之,不管林洙怎么抹黑,都无法掩盖林徽因的高尚。
林徽因对我国建筑事业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1930年至1945年,林徽因与梁思成一起,走遍了中国15个省,190多个县,只为保护那些我国的古建筑。
林徽因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之一。
同时,她还是作家、诗人,为我们留下许多惊艳的诗句。她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更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因此,不管林洙如何传出谣言,林徽因的功绩始终不会被抹去。
时至今日,我们仍在品读、称颂她的作品,便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