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的故事。 思思姐是我QQ笔友,她在北京,我在苏州。 认识14年。我曾陪伴她走过生命里最灰暗的时光,所以她说,我是她心里最重要的人。一生,她一定要来见我一次。 我何德何能,让人如此感念? 期间她大病,正值口罩时期,进入 Icu九天,眼看奄奄一息。 一票难求。儿子历尽周折,花费九万人民币求得一票,万里迢迢从漂亮国赶回。 儿子凑近母亲,思思姐嘴巴翕动,一字一句交代遗嘱。一米八几的儿子崩溃大哭,他捧着母亲的脸,涕泪满面: 妈妈你一定要活着!妈妈我们离不开你!妈妈你的使命还没完成,妈妈你还要帮带好小语……妈妈,妈妈…… 小语是孙女,父母都外派美国,从小在北京出生长大,思思姐一手带着。 闻言,两行泪从思思姐眼角缓缓溢出。 亲情感天动地。到底,思思姐还是死里逃生,捡回一命。 捡回一命的思思姐觉得觉人生无常。有些事,想做立马要做。她和我念叨: 小妹,我必须要来来看你,这是我半生的愿望。 我说来吧来吧,思思姐。我在苏州等你。 思姐夫说,你一直念叨苏州小妹,那么我来帮你实现这个愿望,我们自驾。带着孙女,一路玩到苏州。 儿子也说,妈妈,去吧,去看你苏州的朋友。 思思姐开心得不行。她说小妹,我要来苏州啦。 思姐夫体力其实不错,属于资深网球发烧友,兴起,能打一宿的夜场网球。 可我觉得路途遥远,还带着晕车的孙女,太累了,毕竟思思姐和思姐夫都不再年轻。 坐高铁吧,我提议。到了苏州我来接。 思思姐说,小妹,听你的。4月28号,十点到苏的车票。 定宾馆的时候有些周折。我说我来定。思思姐不要,可她对苏州又不太熟悉。 那么,就住我家吧,我家三室,就两人,可以腾出两个房间。 思思姐说,这不太好吧?给你们添太多麻烦,我说不麻烦。家里人多热闹,其乐融融,多好呀。 告诉思思姐,我家,虽然简单,可是清晨拉开窗帘,就能看到满眼翠绿,枇杷树结满了果实,小鸟在浓绿的香樟枝头“咕咕咕……咕咕咕跳跃。 前窗是绿,后窗是绿,满目山河皆青绿。 思思姐说,行,小妹,听你的。 提前和家人说了,支持我一下,我这一生,可能也就这一次,用家常的方式,招待远道而来的一家三口住宿。 总是希望,每个人心里,都还保存着一些热情侠气的古典味道。也希望思思姐能在苏州的家常里,感受到融入苏州的温度和亲情,不辜负她多年的念想。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我买了全套碗筷筷架,床褥被子,浴巾,拖鞋,怀着一种尊重和美好的心情期待着。 这时。我爸病了,咳嗽,高血压,呕吐。送急诊,脑部Ct显示无大碍,观察到深夜11点,医生建议可以回家休息。我在娘家陪伴。 凌晨二点,我爸又激烈呕吐身体颤抖。我妈白发凌乱,光着麻杆一样的瘦腿,走到我床边,语气里满是惊恐: 妹妹啊,不得了啊,你爸一直在发抖。怎么办怎么办? 年龄越大,我妈越来越恐惧恐惧失去我爸。我妈的身体不由自主的跟着颤抖。她一直是敏感焦虑的性格。害怕我爸有啥风吹草动。 我一跃而起,奔到父亲房间。我爸躺着,神智清醒,手脚活动自如。 安慰我妈别怕别怕,没事没事。刚刚做过CT,不会有大的问题。 询问Al,Al回复,这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兆。如果意识模糊,站立不稳,手脚颤抖,黄金五小时是最佳抢救时间。 强烈的恐惧袭上心头,我不敢入睡。也不能和我妈说出我的担忧。 一夜无眠,熬到凌晨4点。我起来,给我哥打电话。我哥两点才睡,他睡眼惺忪的听完电话,安慰我: 大妹啊,没事的啊,不要怕不要怕,我马上过来。 伺候父亲穿好衣服,四点多,我们又把父亲送进医院,下车的父亲哇哇哇又剧烈的呕吐,真乱呀。 急诊说,怎么又来了啊?不是没事吗? 谁想来啊?到医院又不是请客吃饭。 然后住院,检查。那时,距离思思姐来苏的时间只剩三天。 三天里,我什么也来不及做,白天抽空回家擦洗浴室。清洗新的被褥,深夜12点,我还在整理被褥。 28号早上,等着查房结束。八点五十离开医院。慌慌张张赶到菜场,大腿根酸酸的,自行车噔噔噔骑出了电动车的速度。 买了草鸡,糖藕,湖州笋,丝瓜,黄瓜,蘑菇,鸡蛋,龙头上再挂个西瓜,骑得晃晃悠悠冲到家里。 手忙脚乱掰笋,清洗蘑菇,草鸡焯水,砂锅炖上。 实话实说,我只会炖汤,蒸鱼,拌黄瓜。炒菜,那是小时候做过的事。 我开始砰砰砰使出蛮力拍碎黄瓜,这个好弄。随便做做都会成功。 十点多,砂锅咕噜咕噜冒出香气了,火车也该到站了。菜还没好。 思思姐说不用急不用急,她自己地铁过来。 怎么能不急啊。水还没烧开,茶杯还没买,西瓜还没切,丝瓜没刨皮,一团乱麻啊。 猫咪睁大眼睛跟着我跳上跳下,嘴巴吧唧吧唧,求猫条,求酸奶,拍拍它: 走开走开,顾不上你。 11点,我接到了思思姐。 现实生活里。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她也没有见过我。所见只在微信里。 一见如故啊。 字数到,下回再写。
见面的故事。 思思姐是我QQ笔友,她在北京,我在苏州。 认识14年。我曾陪伴
一棵站立的树木
2025-04-30 15:42:34
0
阅读:3